逾五成中国上市公司曾试图虚报利润

人气 1

【大纪元11月1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二日电)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表示,去年有五成以上的中国上市公司曾试图虚报利润,另外有五百九十家上市公司曾试图虚报资产。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要扭转这种状况,必须让企业受到媒体和投资人监督。

“美国之音”今天报导,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统计,中国一千三百七十一家上市公司中,去年有七百七十六家试图虚报利润,虚报总额达人民币三百八十八亿元(约合新台币一千六百一十六亿元)。

报导说,中国公司经常被控少报利润以逃避税收,或虚报利润使其财务状况看起来比实际情况好,来刺激股价上升。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协会还发现五百九十家中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虚报资产,这笔资产总额达一千零九十四亿元。美联社分析,上市公司虚报资产原因是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可用资产抵押。

报导引述中国旅美经济学家、“当代中国研究”季刊主编程晓农指出,作假账是中国国有企业由来已久的老毛病,它们历来有三本账:一本是真的,一本用来对付税务机关,上市公司还有一本用来对付会计事务所。

程晓农说,中国企业上市时常使用一个词,叫“包装上市”,意谓企业原本情况不佳,透过包装可掩盖一些不良资产,或将不良资产画分到一边去,甚至可以夸大利润,将一些没有实现的利润当成已实现的利润来申报。

他指出,一些明星企业都发生过类似的问题,加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本身存在腐败,证监会官员与企业间有着种种勾结,因此,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监管,会计师又和企业的会计部门相互勾结,使得有些企业的真相无法被披露。

程晓农认为,必须遏制腐败,将企业置于媒体和投资人的监督之下,才能扭转上市公司作假账的现象。

他表示,根本问题是要让企业经营透明化,透过媒体、新闻的自由,让企业受到媒体和投资者的约束。现在中国的投资者对企业实际上没有太大的约束,同时在政府的管制下,媒体也不能自由报导这些事情,使企业处于近乎为所欲为的状态。

相关新闻
企鹅脚板不会冻僵和其它怪现象的解释
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全球战略和危机
傅国涌 : 孙中山依然一览众山小
港媒:四川广安爆发大规模警民冲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