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圍棋新銳對抗賽中國6-2韓國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北京時間11月15日,2006大寶杯國際新銳圍棋對抗賽經過3輪激戰落下帷幕,在最後一輪比賽中,中國6-2大比分戰勝韓國,獲得冠軍,韓國居次席。日本隊6-2戰勝中國臺北後,獲得第3名。

本次新銳賽前兩輪中國隊7比1勝日本,8比0零封中國臺北,而韓國僅以5比3的相同比分險勝了日本和中國臺北。從氣勢和狀態看中國已經先勝一籌。上午9點30比賽打響,中國隊主將謝赫和韓國隊主將宋泰坤猜先,猜先結果謝赫執白後行,這也決定了中國1、3、5、7台次都是白棋,另外四台是白棋。

截至中午封盤,中方形勢一片大好,午飯時周睿羊笑稱中國隊可能6比2“搞定”韓國。

古靈益在首輪同日本隊的比賽中爆冷不敵三穀哲也,不過今天他執白麵對陳時暎時發揮神勇,中盤通過猛烈攻擊黑棋中腹大龍獲得大片實地,一舉奠定了實地上的優勢。下午續戰不久後便中盤勝出。

古靈益先聲奪人後捷報頻傳,謝赫僅用108手便屠龍速勝宋泰坤,韓國隊主將宋泰坤在本次比賽中非常意外地三戰皆負。

此後,陳耀燁的對手 洪性志錯失中盤戰機,陳耀燁大龍順利連回後洪性志的盤面已經落後10目開外,洪性志見狀便中盤認負。陳耀燁獲勝後,藍天、周睿羊、朴文堯也紛紛拿下了對手。8盤棋中中方只有孔傑和李哲兩盤棋失手,孔傑面對許映皓一直苦戰到下午4點半,中盤告負。周睿羊午餐時的預測成真。本來兩支勢均力敵的隊伍之間的較 量,以韓國隊2比6大比分失利而告終。

陳耀燁在獲勝後直率地表示:“自己參加過多次新銳對抗了,以往韓國隊的實力都比較強勁,而本次韓國隊相對較弱。”中方主將謝赫則把勝負看得有些平淡:“這個比賽沒有什麼壓力,各國同齡人在一起交流感覺很好。”

中國隊和韓國隊彙聚了兩國20歲左右的圍棋精英。中國陣中,小虎輩代表人物孔傑、謝赫率領陳耀燁、周睿羊等小豹輩精英出戰,韓國方面除 了個別強手因為韓國聯賽的緣故無法參賽外,也幾乎彙聚了國內最強的年輕棋手。

日本棋手此番由潘善琪領銜,日本棋屆的“希望之星”井山裕太七段出任次將,日 本2006年的新人王松本武久出戰第三台。

與中韓的隊伍相比,日本棋手相對年紀較大。此外,與中國、韓國以及中國臺北隊的“血統純淨”相比,日本隊中潘善 琪、張豊猷、黃翊祖等三人均出生于臺灣的棋手。日本代表團團長菊池康郎有些無奈地說道:“日本新銳同中韓新銳的差距已經越拉越大。”

今日完全賽果如下:

中國 6-2 韓國

第一台:謝赫 勝 宋泰坤
第二台:孔傑 負 許映皓
第三台:朴文堯 勝 高根台
第四台:陳耀燁 勝 洪性志
第五台:周睿羊 勝 薑東潤
第六台:李哲 負 金志錫
第七台:古靈益 勝 陳時瑛
第八台:藍天 勝 朴承華

中華臺北 2-6 日本

第一台:周俊勳 勝 潘善琪
第二台:林至涵 負 井山裕太
第三台:陳詩淵 負 松本武久
第四台:蕭正浩 勝 張豊猷
第五台:林書陽 負 黃翊祖
第六台:夏大銘 負 鶴山淳志
第七台:周平強 負 三穀哲也
第八台:周尹南 負 山田晉次

附:韓國參賽棋手簡介

宋泰坤:2006年第17屆棋聖戰4強,韓國聯賽首爾第一火災隊主力。 韓國排名第21

洪性志:2006年第3屆王中王戰青龍組冠軍、本賽8強,入選中韓圍棋擂臺賽韓國陣容。韓國排名第19。

高根台:2005年天元戰冠軍,2006年中韓天元對抗賽番棋擊敗古力。 韓國排名第7。

薑東潤:2005年韓國新銳十傑戰、新銳連勝最強戰冠軍,2006年物價信息杯4強,聯賽連勝王(8連勝)。韓國排名第16。

許映皓:2006第16屆新人王戰冠軍(2-0擊敗元晟溱)、第6屆新銳連 勝最強戰第3名。韓國排名第20。

金志錫:2005年進入第5屆新銳連勝最強戰本賽、第1屆十段戰本賽、 第10屆三星火災杯32強。2006年韓國聯賽首爾第一火災隊主力。韓國排名 第28。

陳時暎:2006年第16屆新人王戰4強,第6屆新銳連勝最強戰4強。韓 國排名第43。

朴承華:2006年3月26日,以第104屆入段大會第1名入段。〈編輯:明樂〉〈來源:互聯網〉

相關新聞
新安元老圍棋賽落幕 劉昌赫三度加冕冠軍
新安國際元老圍棋賽開戰 四強韓國獨占三人
LG盃:申真諝出局 無人衛冕「魔咒」延續
LG盃首輪:台灣雙雄高奏凱歌 中國三將出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