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格獎:余英時是當代最偉大中國歷史學家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1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六日專電)美國國會圖書館一位發言人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余英時是「當代最偉大的中國歷史學家」,也是「讀者最多的中文歷史學家」。他出版三十餘本著作,涵蓋兩千多年歷史,因此榮獲二零零六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獎(JohnW. Kluge Prize),可謂實至名歸。

這位發言人說,余英時不但聞名學術界,他對中國大陸民主運動的同情,以及對天安門事件後流亡海外的年輕民運人士的支持,都令人津津樂道。儘管他常常公開中共政策,他的大部份作品現在已在中國出版。

發言人說,文化大革命後,余英時搶救了飽受摧殘的孔子遺產,並激發年輕學者重新挖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肯定余英時的學術成就,象徵台灣最高學術地位的中央研究院,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就推舉他為終身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最近也推舉他為學會會員。

國會圖書館介紹,七十六歲的余英時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哈佛和耶魯三所長春籐名校及密西根大學。他也曾擔任香港新亞學院校長及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目前他是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和歷史系名譽教授。

一位克魯格獎評審委員對余英時的評語是:「一個人罕見地被聘請為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大學全職教授,毫無疑問地已確認他的受人尊敬地位。但就終身成就指標而言,他在學術領域上的表現,比起他在職業生涯的成功,意義更為重要。」

今年克魯格獎另一位得獎人是九一高齡的佛蘭克林(John Hope Franklin)。他是美國國寶級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說,如果沒有他的研究,當今美國人對自己國家歷史的瞭解將是不完整的。這位黑人歷史學家研究一向被主流社會忽視的黑人對美國發展的貢獻。他一九四七年出版的「從奴隸到自由」,已經數不清再版幾次,迄今仍是美國黑人歷史研究的必讀經典。

擔任杜克大學名譽教授的佛蘭克林的其他重要作品包括一九四三年的「北卡的自由黑人」、一九五六年的「好戰的南方」、一九六一年的「內戰後的重建」、一九六五年的「黑人解放令」、一九八二年的「二十世紀的黑人領袖」、一九九九年的「逃亡的奴隸」及二零零五年的「美國的鏡子」。

其中佛蘭克林在「好戰的南方」中,研究內戰以前的南方文化,點出當時彌漫南方的唯物觀點,從而解釋了美國爆發內戰的背景因素。

國會圖書館說,難得的是儘管余英時和佛蘭克林成就都廣受學術界和一般大眾肯定,但兩人都非常謙虛。

克魯格獎將於十二月五日在國會圖書館頒獎,兩位得將人將平分一百萬美元獎金。

公元兩千年,被富比士評比為全球首富的百億富翁美國媒體大享克魯格捐款七千三百萬美元給美國國會圖書館,成立學術研究中心,並設立獎勵人文科學研究的克魯格獎,獎勵在未被諾貝爾文學獎納入的歷史、政治、社會、哲學、人類、宗教、語言等領域有傑出研究貢獻者。

克魯格獎雖然成立才六年,二零零三年才首次頒獎,但在學術界眼中,其地位已被視同人文科學界的諾貝爾獎。二零零三年得獎人是波蘭哲學家柯拉考斯基。二零零四年由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裴立肯和法國哲學家李克爾(Paul Ricoeur)共同得獎。二零零五年得獎人從缺。今年是第三次頒獎。

被問到國會圖書館如何評審得獎人時,發言人說,克魯格獎是國際獎項,任何國籍人士以任何語文書寫,都可能獲獎,主要得獎標準是衡量得獎人在人文科學領域的研究對學術貢獻的深度和持久度。

評審程序是,國會圖書館於每年春天向全球兩千多位大學及高級學術機構校長或董事、大使、傑出學者、圖書館館長、專家等徵求提名。十月國會圖書館邀請有清望的學者召開評審會議,十一月公佈評審結果,十二月初舉行頒獎典禮。得獎人必須於隔年提交一份作品學術討論報告。

相關新聞
余英時:上海新編高中世界史教科書的反響
大紐約區台灣人筆會與NATWA舉辦名書研討會
歷史學家:加拿大五十年前就承諾保衛南韓
田七燉全雞
田七燉全雞 人氣 9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