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傅國湧:更可憐的是孩子

傅國湧

標籤:

【大紀元11月19日訊】據說,在《南方週末》的報導出來之前,安徽師範大學的初一“特權班”,在網上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網上輿論主要是罵師大家長的,認為他們利用了“特權”。和當地的普通市民相比,師大家長的身份確實不一樣,至少他們還有師大這棵大樹可以依靠,他們可以藉助師大的校舍自行辦班。網民對他們的不滿和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這樣做畢竟是在維護他們本已得到的利益。

不過,仔細觀察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我覺得最應該譴責的不是那些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們,他們無非是要自己的子女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接受更好的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為子女的升學創造一點優勢。問題在於,搞義務教育也好,推行均衡教育也好,最終都不可能迴避圍繞著升學考試這根指揮棒轉動的現實,不可能擺脫以分數高下論英雄的命運。那些家長之所以不能接受取消重點初中後的安排,就是因為他們對沒有“重點”的均衡教育缺乏信心,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均衡學校裡學習成績上不去,這和他們的預期反差太大了。他們滿懷希望孩子讀完初中重點,順利地進入高中重點,然後是大學重點,這不僅合乎他們的情感邏輯,也在他們理智的計算範圍內。突然之間,重點沒了,對他們而言,這無疑是晴天霹靂。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他們作出的決定也因此情有可原,無須大張撻伐。

再說,面對掌握著包括學籍在內的幾乎所有合法教育資源的行政部門,那些家長也只是弱勢,並沒有甚麼特權,風雨中的“特權班”遭遇的是和“孟母堂”相似的命運。只是苦了42個孩子,很難說,他們享受到了甚麼“特權”,沒有自己的校園,沒有正常的課間活動,沒有一個可以與同齡孩子相處的氛圍,面對的只是任課老師上完課匆匆離去的背影,而且還要承受本不應該由他們承受的壓力和恐慌。這對於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

至於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作出取消幾所重點初中的決定,目的是要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均衡教育,也沒有甚麼值得質疑。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是不允許小學、初中辦“重點班”的,當然更不應該有“重點學校”。他們重拳出擊,把重點學校一律關閉,以此來推動當地的教育公平。他們這樣做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說,這是在貫徹《義務教育法》。

說得簡單點,這個初一“特權班”的出現,關鍵還不是一個特權問題,而是家長們長期以來在應試環境下形成的心態,與地方政府急於推動均衡教育改革的努力發生了衝突,這個問題在當前的體制下是無解的。在官方壟斷教育資源的現實下,這個班終究是辦不下去的。可憐了,家長。更可憐的是孩子,在考試作為萬物尺度的時代,他們只是被專制制度捏來捏去的泥團罷了。

(大紀元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我不相信」
傅國湧:在全民弱智化中浮沉
傅國湧:現代政治離我們還有多遠?
傅國湧 :「腐敗現代化」還有解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