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傅国涌:更可怜的是孩子

傅国涌

标签:

【大纪元11月19日讯】据说,在《南方周末》的报导出来之前,安徽师范大学的初一“特权班”,在网上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网上舆论主要是骂师大家长的,认为他们利用了“特权”。和当地的普通市民相比,师大家长的身份确实不一样,至少他们还有师大这棵大树可以依靠,他们可以借助师大的校舍自行办班。网民对他们的不满和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这样做毕竟是在维护他们本已得到的利益。

不过,仔细观察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觉得最应该谴责的不是那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他们无非是要自己的子女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接受更好的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子女的升学创造一点优势。问题在于,搞义务教育也好,推行均衡教育也好,最终都不可能回避围绕着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动的现实,不可能摆脱以分数高下论英雄的命运。那些家长之所以不能接受取消重点初中后的安排,就是因为他们对没有“重点”的均衡教育缺乏信心,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均衡学校里学习成绩上不去,这和他们的预期反差太大了。他们满怀希望孩子读完初中重点,顺利地进入高中重点,然后是大学重点,这不仅合乎他们的情感逻辑,也在他们理智的计算范围内。突然之间,重点没了,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他们作出的决定也因此情有可原,无须大张挞伐。

再说,面对掌握着包括学籍在内的几乎所有合法教育资源的行政部门,那些家长也只是弱势,并没有什么特权,风雨中的“特权班”遭遇的是和“孟母堂”相似的命运。只是苦了42个孩子,很难说,他们享受到了什么“特权”,没有自己的校园,没有正常的课间活动,没有一个可以与同龄孩子相处的氛围,面对的只是任课老师上完课匆匆离去的背影,而且还要承受本不应该由他们承受的压力和恐慌。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至于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作出取消几所重点初中的决定,目的是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教育,也没有什么值得质疑。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不允许小学、初中办“重点班”的,当然更不应该有“重点学校”。他们重拳出击,把重点学校一律关闭,以此来推动当地的教育公平。他们这样做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说,这是在贯彻《义务教育法》。

说得简单点,这个初一“特权班”的出现,关键还不是一个特权问题,而是家长们长期以来在应试环境下形成的心态,与地方政府急于推动均衡教育改革的努力发生了冲突,这个问题在当前的体制下是无解的。在官方垄断教育资源的现实下,这个班终究是办不下去的。可怜了,家长。更可怜的是孩子,在考试作为万物尺度的时代,他们只是被专制制度捏来捏去的泥团罢了。

(大纪元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傅国涌:“我不相信”
傅国涌:在全民弱智化中浮沉
傅国涌:现代政治离我们还有多远?
傅国涌 :“腐败现代化”还有解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