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已賣掉黨產 沒辦法還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寓中、蘇永耀/台北報導〕國民黨產處理監督委員會昨天召開第一次會議,定位委員會的功能是黨產的監督、諮詢與建議角色。但對於回應與澄清外界質疑的職掌,委員會拒絕背書,要求國民黨中常會重新修正委員會設置辦法,將該項職掌條文刪除。

民進黨昨天批判認為,如真要監督,就應立即要求國民黨停止黨產買賣,否則也不過是一個「脫產幫凶」。對委員會部分成員,民進黨也質疑根本只有背書性質。對於監督委員會名單,民進黨秘書長林佳龍昨天就批判說,裡頭有中國時報的高層,就讓人很質疑,當初中時與國民黨進行「三中」的交易,本身就是黨產參與者,談什麼監督?政策會副執行長羅正方也說,裡頭也有紅衫軍,但他們對待國民黨是否也能高標準?

沒賣掉的問題黨產 願回贈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主持委員授證後表示,有關黨產處理,國民黨的政策是,只要發現還有接受日產與轉帳撥用部分,一旦黨產正當性受到質疑會立刻捐出來,「國民黨願意在處理上溯及既往」。馬也重申,這是指尚未處分的財產,已處分賣掉的財產,國民黨就沒辦法再回贈。

黨產委員會隨後開會做出決議,要求有關黨產的處分及處理,國民黨必須完全透明、公開,定期向委員會報告處分的進度及結果,如果違背此一原則,委員不但不背書,且會以退出委員會方式表達立場。委員會訂每月開一次會,直到黨產完全處理完成為止。

根據國民黨中常會9月20日通過的黨產處理監督委員會設置辦法,有關委員會職掌第五項規定,針對他人利用黨產以抹黑、攻訐本黨事件,委員會應即時回應與澄清。此項條文被外界質疑委員會根本就是國民黨產的回應小組,黨產委員會第一次開會,就拒絕為此背書,不幫國民黨做澄清、回應的工作。

委員會 拒絕成為回應部隊

委員會定位本身的功能,是黨產監督、諮詢與建議的角色,針對過去黨產不當投資,因委員會不具有調查權,只會對國民黨要怎麼做,提供建議;至於處理中的黨產,委員會要求處分過程、結果要公開給委員會知道,但不會參與處分的決策。

監督委員會共有十一位委員,其中六位是非國民黨籍,包括前監委葉耀鵬、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陳長文、媒體工作者楊渡、蔡詩萍、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盛治仁、台大經濟系教授梁國源。五位國民黨籍委員是政大會計系教授鄭丁旺、前國大議長陳金讓、中央大學產經研究所教授朱雲鵬、立委李紀珠、賴士葆,出席昨天首次會議的有九位委員,最後公推陳長文擔任委員會的召集人。

〔自由時報記者陳詩婷/台北報導〕國民黨擬在政黨法草案增列「政黨專章」,明定所有政黨過去不當取得的財產,就算原權利人或機關團體因時效消滅,不能請求歸還,也可在本法施行一年內,依法律規定向政黨請求歸還,惟須「以現存利益為限」。

此外,鑑於外界屢屢批評國民黨擁有「不當黨產」,該專章也特別針對「不當」加以定義,強調若政黨財產來源有爭議,應交由監察院調查或司法機關審判解決;但基於保護善意第三人原則,政黨財產依司法判決應歸還國家者,應以現存利益為限。

黨產名嘴團 橡皮圖章而已

〔自由時報記者記者王寓中/特稿〕國民黨產處理監督委員會昨正式成立,在國民黨公布黨產監督委員會名單後,外界最大的質疑就是十一位委員,竟有六位是媒體人、電視叩應名嘴或電台節目主持人,背景清一色屬泛藍陣營,加上職掌中更明定要為他人抹黑、攻訐國民黨產,做出「即時的回應與澄清」,因此被譏為黨產的名嘴辯護部隊。

馬英九近日不斷強調,黨產中若還有當年接收日產、轉帳撥用或無償贈與等不當取得部分,外界只要能舉證,國民黨就願意回贈,但指的是尚未賣掉的,已賣掉的,國民黨就不必還了。

這種說法好比侵佔別人的財產,轉賣後的就不必還,天下哪有這種道理!國民黨當然要把賣掉放進口袋的錢吐出來,豈有拍拍褲子說沒事的道理?

如果黨產監督委員會連這點都不監督,還要利用媒體公器為黨產辯護,簡直比橡皮圖章還不如。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