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草鞋公藝陣 少年仔當寶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俊鋒/歸仁報導〕隨著工商社會的演進,草鞋公藝陣學習意願日趨低落,面臨失傳的危機,有心人士利用耆老口述的機會,抄寫劇本,甚至計劃透過影像記錄,極力保存這難得的文化資產。

關廟山西宮十二年一度的王船醮典倒數計時,翰林院的草鞋公將前往「逗熱鬧」,近來藝陣密集操演,有心人士利用機會,開始進行保存工作。

歸仁鄉新厝村檳榔園的翰林院,歷史悠久,是社區信仰中心,過去草鞋公藝陣地方參與踴躍,父母都樂意讓自家的小孩子接受調教,「神明事」大過一切,絕對全力配合。

目前草鞋公由耆老蔡福基指導演出,已經七十六歲的他,在國小畢業的年齡就開始入門學習,迄今藝陣生涯超過一甲子。

蔡福基十三歲就加入草鞋公陣容,從小孩子薛夢祥的角色開始扮起,可說是出道甚早,而當時人才較多,常出現分配場次、排隊演出的盛況,顯示居民對宗教信仰的熱忱。

年紀漸長,蔡福基退居幕後,擔任指導老師,包含草鞋公各角色的歌詞、走位,以及表演陣式等,每次開館,都會將自身經驗傾囊相授,尤其現在社區參與意願不高,傳承的責任更加重大。

蔡福基表示,在草鞋公裡,周桂英是反串演出,細皮嫩肉的男生較為適合,加上薛夢祥一角等,需要很多青少年的投入,看起來會更逼真;但現今少子化,每個家庭讓小朋友專注於課業,讀書、補習的時間都不夠,遑論參與藝陣。

藝陣年齡出現斷層,目前成員至少都已三、四十歲,反串周桂英還好,薛夢祥的角色則超齡演出,年輕人無法傳承,令蔡福基無奈。

目前社區有年輕一輩憂心藝陣文化失傳,已開始抄寫草鞋公的劇本,發現對話內容三、四千字之多,上場後就不能看稿,草鞋公老演員們卻倒背如流,功力了得。

劇本除抄寫之外,還字句斟酌、求證,不辭辛苦,避免口誤出錯;有的則準備照相或錄影,努力保存藝陣文化。

動人故事 翰林院全都錄

〔記者吳俊鋒/歸仁報導〕藝陣表演也可以有劇情與主角!歸仁鄉新厝村的翰林院,保留國內僅存的「草鞋公」;內容以薛夢祥認親的歷史故事為背景,生育、教養等恩情之間的兩難糾葛,動人心弦,平常難得一見。

翰林院位在新厝村的檳榔園部落,主祀田都元帥,創建於清朝同治時期,迄今已百餘年,除廟史悠久之外,最大的特色,為擁有號稱全台灣唯一的草鞋公藝陣,平常罕見,每次「開館」操演,總引人矚目。

有別於宋江、獅隊等武陣性質,草鞋公屬於文戲,演出時間約十二分,內容描述薛榮赴京趕考,高中進士後卻負心滯留不歸,懷有身孕的妻子周桂英獨守在老家,孤苦無依,生活陷入困境。

產下的兒子即為薛夢祥,周桂英無力撫養,咬指在腰帶上寫血書,包裹嬰孩遺留路邊,等待善心人士收容,自己則進京找夫婿。

人稱草鞋公的王老實夫婦,八旬高齡,仍膝下無子,中秋節賞花燈途中拾獲棄嬰,帶回收養﹔轉眼十三年過去,薛夢祥逐漸長大,上京尋夫的周桂英此時出現,與先生返鄉認親,想要回小孩團圓。

「汝母10月懷胎苦、阮公婆也有三年乳哺恩」,生與養,孰輕孰重,薛夢祥到底要跟誰走,陷入兩難,親情之間的糾葛和衝突,緊扣人心。

畢竟孩子是人家的,草鞋公這對老夫婦最後也只能不捨地看著薛夢祥重回周桂英懷抱,此時大夥都哭成一團。

「您今母子相隨心歡喜,可憐年老公婆無所依」,在感嘆聲中薛夢祥逐漸離去。

草鞋公藝陣,包含王老實、周桂英、薛夢祥三位主角,以及敲鑼打鼓,還有掌旗手等,前後棚約二十人,早期也常以歌仔戲的形式演出,時間長達一個半鐘頭。

地方耆老指出,薛夢祥長大後也苦讀有成,進京應考更上層樓,榮登狀元,因此草鞋公在藝陣裡位階極高,可以走中門進入廟,安座、落成等宗教活動,常邀請開場表演。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