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寶璺藏神—鋦瓷展」找回傳統儉樸的古早味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四日電)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七日,舉辦「寶璺藏神—鋦瓷展」,邀請九份鄉土館的賴志賢老師現場示範「補(石回)仔」這項逐漸失傳的傳統工藝,找回傳統儉樸的古早味。

賴志賢說,現在的社會物資豐裕、經濟發達,生活器物取得容易,於是形成用壞即丟,老舊甚至只是不喜歡就不要了的情況。

為了要喚回傳統台灣社會崇尚節儉、樸素不浪費「惜物惜福」之觀念,賴志賢從二年前開始摸索「補 (石回)仔」的技藝,期望以這樣的展示達到教育的目的。

在那惜物愛物的年代裡,可以修補的材質並不限於陶瓷,舉凡鐵鍋、瓜瓢、塑膠水壺帶、木統、布袋…等,真是無所不補。

過去修補工匠通常是一身簡服、身揹木箱、手持專用響板,沿路一面拍動響板一面叫修,遇有修補器物即隨處擺下行當,坐上小椅子就地修補。

賴老師進行「補(石回)仔」示範,從用糯米和入大灶灰燼細粉搥搗之傳統無毒黏合劑,到自製鋦釘,到破片與原體接合之定位、導孔、鑽孔…,每一個步驟都是純手工又富濃濃的古早味,看得圍觀民眾驚嘆不已。

港區藝術中心主任洪明正表示,辦理「寶璺藏神—鋦瓷展」及示範鋦瓷這項推廣活動的主要用意,是希望現在的人,能藉由親眼目睹先民在惜物精神下所產生的器物實體與相關的技藝,找回過去儉樸的生活態度。

洪明正歡迎大家走一趟港區藝術中心參觀「寶璺藏神—鋦瓷展」,體驗另一種因缺陷而獲至的滄桑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