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韓致力於貿易多元化 擺脫對中共依賴

人氣 82

【大紀元2024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秋生綜合報導)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週四(6月20日)在訪問韓國期間表示,韓國和德國的共同目標是擺脫中國(中共),擴大原材料供應商,在關鍵產品方面減少對中國(中共)的依賴。

據路透社報導,哈貝克在訪問首爾時表示,「韓國的經濟政策與德國類似,都以貿易為重點,依靠市場開放,並且儘可能壓制保護主義傾向。」

德國擺脫對中國(中共)的經濟依賴的願望由來已久。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2021年上任時曾承諾,他的政府將改變德國與中國(中共)的關係,擺脫對中國(中共)的經濟依賴。然而三年後,情況少有改變。很多德國公司呼籲,要求平等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公司在中國有大量業務,他們不僅渴望維持業務,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還希望擴大。

據《紐約時報》4月17日報導,德國企業去年在中國投資了10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00億元),與日本和美國企業不同,德國企業在華投資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

另據美國之音2月24日報導,歐盟去年也提出「去風險化」戰略,以降低對中國(中共)的經濟依賴,但最新數據顯示,德國2023年對華直接投資的金額反創新高,與歐盟的去風險策略背道而馳。

一般說來,海外投資是一個複雜而多維度的經濟現象,涉及到多方面的經濟要素和動態,包括技術轉移、品牌建設、管理提升等,不能簡單地歸類為進口或出口。但就現實而言,德國企業持續加大對華投資客觀上加大了德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韓國方面,儘管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首爾與美國和其它富裕民主國家的關係日益密切,有極大興趣參與對抗北京的經濟脅迫。

去年,韓國被日本邀請作為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組成的七國集團的非成員參加了5月19日至21日的峰會。峰會在一份聯合公報中宣布,他們將「促進經濟的韌性」,並通過「降低風險和多樣化」來對抗北京的「經濟脅迫」和「惡意做法」。峰會發表的另一份聲明表示,要讓那些「試圖將經濟依賴武器化」的國家「面臨後果」,但沒有點名任何國家。

韓國是哈貝克此次亞洲之行的第一站,預計他還將前往北京,討論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問題,並幫助處理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爭論升級所帶來的影響。

哈貝克說,他還敦促韓國停止根據俄羅斯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前兩國達成的合同為俄羅斯建造液化天然氣船。

哈貝克表示,「這些船很有可能不會交付,因為這將非常符合所有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的利益。」

哈貝克此行正值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訪問朝鮮,俄朝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軍事援助協議,俄朝之間不斷深化的防務合作給華盛頓和首爾敲響了警鐘。

哈貝克說,「朝鮮的軍事化以及為規避制裁而與俄羅斯開展的合作令我感到擔憂,我認為這也令全世界感到擔憂。」

哈貝克率領的代表團由來自德國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組成,當天首先舉行了德韓企業家圓桌會議。

哈貝克表示,「其中一半企業已經在韓國設立了分支機構,而另一半企業則希望探索韓國市場,了解韓國的制度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有哪些市場機會。」

責任編輯:任子君#

相關新聞
美國促盟友進一步收緊對華芯片限制
歐盟加徵汽車關稅之際 德國副總理即將訪華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警方:77名中國人乘豪華轎車偷渡意大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