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議長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1月8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美國期中選舉結束,民主黨終於贏回睽違12年後的勝利。現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裴洛西(Nancy Pelosi)女士成為美國建國230年以來第一位女性議長。

布什祝賀

期中選舉結束,遭受挫敗的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布什,今天致電勝選的民主黨領袖祝賀,並邀請他們共進午餐,藉以強調兩黨合作的重要。

據美聯社引述白宮發言人珮莉娜女士說,這是布什就職以來首度面臨民主黨在國會中佔多數的局面。布什已致電將出任眾議院議長的民主黨領袖裴洛西女士、眾議院民主黨黨鞭霍耶爾、參議院民主黨領袖瑞德,以及數位共和黨高層人士。

珮莉娜形容布什與裴洛西的談話氣氛「非常友好」,布什矢言與民主黨合作,「並祝賀他們勝選。」

2006年7月27日,美國總統布什簽署法案,包括裴洛西女士(右二)在内的參眾兩院兩黨領袖觀看(Getty Images)

230年來第一位女性議長:意義重大

裴洛西是加州第八選區(大舊金山地區)選出的眾議員,現年66歲,育有5名兒女,並有5個孫子。1987年經由補選登上國會殿堂,她在家鄉根基雄厚,甚至不必親自回鄉競選,即讓她有充裕時間為同僚奔走。

報導說,在全力挺進議長寶座的過程中,裴洛西光是為民主黨募集的政治獻金就高達五千萬美元,打破以往紀錄。

據中央社報導,布什總統在選前五天跑了十個州,在每一州他都大聲疾呼,警告絕不能讓民主黨控制眾院,因為一旦民主黨控制眾院,將出現一位女議長,這位女議長的過去表決紀錄是,「反對愛國法案、反對成立國土安全部、反對拉下薩達姆、反對繼續對恐怖份子監聽、反對中情局對恐怖份子的偵訊、認為解放二千五百萬伊拉克人民是一項錯誤、認為即使抓到賓拉登美國也不會比較安全。」布什口中的人就是裴洛西。

裴洛西在選前被問到對擔任未來新議長有無心理準備時,務實地表示,先選贏再說。不過她也當仁不讓地表示,如果她當上議長,「意義將非常重大」(Itwould mean a great deal)。「那將是對全國女孩和婦女傳遞一個訊息,即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可能,女性也可以取得權力,在那個高度呼吸。」

2006年11月8日,成爲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議長的南希.裴洛西(Nancy Pelosi)女士會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Harry Reid (Getty Images)

預料將影響美國政策走向

裴洛西今晚發表勝利宣言時,已公開表示,她上任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改變美國的伊拉克政策,因為美國人民已在這次選舉中傳遞非常清楚的訊息,就是伊拉克戰爭是錯誤的決定,三千名美軍已在伊拉克喪生,每週花費軍費高達三十億美元,美國不能再這樣下去,美國必須調整方向。

一般預測,伊拉克戰爭問題是民主黨戰勝共和黨贏得中期選舉勝利的主要原因,掌控了衆議院的,並也很有肯能掌控參議院的民主黨在新一輪國會中,將大大影響以致改變美國的對伊政策。

另外,裴洛西一直批評美國行政當局對華貿易和人權政策,她曾經說:「美國的中國政策─民主黨和共和黨都一樣─完全失敗。」

批評中共獨裁政權 對華人友好

據悉,裴洛西的立場對中國民衆包括臺灣民衆及海外華人相當友好,對中共政權的獨裁批評則不餘遺力。

2001年11月,中共阻止台灣參加在上海舉行的亞太經合會議,當時擔任眾院黨鞭的裴洛西,與95位眾議員共同聯名,致函布什總統,要求他為台灣民衆的福祉仗義執言。

2002年5月,當時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訪問華府。裴洛西遞交一份聯名信給胡錦濤,要求中國釋放異議份子,胡錦濤當場拒絕接受,並提前離去。

2004年6月4日是天安門事件15週年紀念,裴洛西在眾院提案,譴責中國人權狀況毫無改善,北京政權仍繼續在迫害人權。

2005年1月29日,裴洛西參加在華府舉辦的「悼念紫陽,告別中共」集會,並在集會中發言:「我們今天哀悼一位偉大的英雄,並向他的勇氣表達敬意。也許隨著他的離去,他的理念變得比他生前更加強烈有力,因為他們會發現他因此更加引人注目。世界上的人,不論中共如何壓制,卻仍然在傳播他逝世的消息,並哀悼他。」

2005年1月29日,在華府的「悼念紫陽,告別中共」集會上,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南希.裴洛西(Nancy Pelosi)女士發表演講(麗莎攝影/大紀元)

今年4月,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訪問華府,裴洛西還公開呼籲美國政府,不要以隆重典禮接待胡錦濤,因為他是獨裁政權領導人。

裴洛西也一直支持法輪功學員的人權,譴責中共迫害法輪功。她曾經在2000年10月親自參加法輪功學員在舊金山舉行的集會,並在集會上發言。她說,「我們在這裡和法輪功站在一起,必須明確反對中共嚴重踐踏人權。」她並敦促公眾抗爭中共對法輪功的鎮壓。

相關新聞
美眾院未通過結婚定義修憲案
美眾院通過頒發國會金質勳章給達賴喇嘛
國際原子能總署指責美眾院報告含錯誤資訊
美眾院議長哈斯特爾拒絕為佛里醜聞辭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