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民黨不會選舉,民進黨不會執政?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0日訊】(亞洲時報 方德豪撰文) 台灣選舉12月9日結束,在最受關注的藍綠對決前線高雄市,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菊以1120票險勝國民黨對手黃俊英。民進黨這次傾全力屯重兵固守其傳統南部票倉,結果卻只能取得約一千票的優勢,在首都台北市方面,綠營一輸就是16萬多。有人說,「國民黨不會選舉,民進黨不會執政」,也許也不無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控一般人的推斷,在台灣的本土選舉,應是本地人出選佔有優勢,但這次高雄人黃俊英卻敗給來自宜蘭的陳菊。事實上,國民黨在高雄都要外來的政客空降才能取勝,像過去由台北空降的吳敦義反而取得過勝利。這一點,也許正是國民黨本身值得檢討的地方。

有一種分析認為,黃俊英選了兩次都敗陣,跟國民黨高雄黨內部派系未能團結一致有關。由上一屆黃俊英參選高雄市長落敗開始,黃俊英已無法擺平國民黨高雄黨部各派系。

國民黨過去太依靠跟地方的勢力家族作利益交換來建立地方網絡;一旦國民黨失去執政優勢,又或地方利益出現矛盾的情況下,在選舉就會失去支持。筆者認為,這一點應該才是國民黨落敗的最大關鍵。

相反,民進黨從這二十年時間內,雖也不能說沒有爭取地方土豪支持,但在較大程度上,還是一直建立一個屬於黨本身的地方網絡。這些地方的網絡,並不是純建基於利益關係,而是有相同政治理念來支撐的。

民進黨的選舉機器的效率以及策略運用的厲害,無疑國民黨也是望塵莫及的。民進黨這次在高雄一開始並不被看好,但該黨從舉辦守護愛河活動,再到形象清廉的林義雄在最後時刻站出來加持,全都打到骨節眼,把可汲納的票源都儘量套牢。

反過來說,國民黨在這次選戰裏,也是一直處於被動和捱打。應該說,黃俊英是一名謙謙君子,他要打有格調的選戰,也是值得嘉許的。只是,他的選舉活動始終無法傳達一個較為清晰和能驅動民眾把票不投給他不行的誘因,因此本來享有的優勢也給消磨掉了。

也有意見認為,馬英九在最後數天一直留在高雄給黃俊英拉票,其實反而強化了國民黨作為「外省人政黨」的形象,趕走了一些中間選票。但筆者則以為,可以說馬英九到南部拉票的效果不會很大,但說他害黃俊英敗陣,則似乎是有點誇張了。馬英九在場拉票,也不能排除對一些人有反效果,但也可能對另一些選民有正面效果。

在個人形象上,過去多次當民進黨造勢晚會司儀的陳菊的口材和媒體前的表現也明顯較黃俊英較優。再加上民進黨在選舉前最後一刻指控黃俊英發放「走路工」(「走路工」即參加造勢晚會給車馬費,台灣法例規定選舉時輸送的利益不可超過新台幣三十元),終於民進黨的選舉工程又再一次湊效了。

經過這番選舉,馬英九在領導選舉方面的能力無疑會備受質疑,而馬英九在黨內的最大潛在「對手」、立法院長王金平,則仍在2008年的總統之路上有一線生機。不過,若然國民黨仍是想走回拉攏地方土豪,走回頭路的話,情況也不是很樂觀:一來現在台灣操作黑金的空間已漸縮小,二來也有人說民進黨也有人學會操作黑金。

至於台北市一役,國民黨郝龍斌以16萬6216票擊敗民進黨的謝長廷。這次謝的得票率較四年前其實有所增長,加上民進黨的資源全都集中在陳菊方面,謝主要要靠個人聲望來打選戰,所以謝長廷這一役並沒有輸。

有趣的是,在民進黨內,行政院長蘇貞昌本來是領先者,但這次選舉黨主席游錫成功保住高雄市,行情可能回穩,加上謝長廷「高票落選」海闊天空,現在蘇貞昌的優勢似有縮小的趨勢,因此蘇天王可謂是吃了一記悶棍。

有分析認為,民進黨內現在形成了「兩大三小」之勢,「兩大」是指蘇貞昌和謝長廷,而三小則是呂秀蓮和游錫,至於跟陳水扁切割新潮流系,則會在選得形成一股另類力量。陳菊就是新潮流系的中堅份子。

在現在到台灣下屆大選這段關鍵時期內,民進黨內「兩大三小」勢力能否同心協力提高執政成績抑或是陷入進一步的內鬥,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民進黨的前途。

必須說明的是,民進黨到目前為止在地方執政有一些成績,但在中央執政方面則是乏善足陳,像台灣經濟今年的增長又再可能是亞洲四小龍之末。且民進黨一樣也受到廉政問題困擾,在反貪腐問題上,綠營已沒有了以前的優勢。這次地方選舉民進黨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但到2008年的中央選舉時,民進黨可能會面對更大的考驗。(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