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民党不会选举,民进党不会执政?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0日讯】(亚洲时报 方德豪撰文) 台湾选举12月9日结束,在最受关注的蓝绿对决前线高雄市,民进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陈菊以1120票险胜国民党对手黄俊英。民进党这次倾全力屯重兵固守其传统南部票仓,结果却只能取得约一千票的优势,在首都台北市方面,绿营一输就是16万多。有人说,“国民党不会选举,民进党不会执政”,也许也不无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控一般人的推断,在台湾的本土选举,应是本地人出选占有优势,但这次高雄人黄俊英却败给来自宜兰的陈菊。事实上,国民党在高雄都要外来的政客空降才能取胜,像过去由台北空降的吴敦义反而取得过胜利。这一点,也许正是国民党本身值得检讨的地方。

有一种分析认为,黄俊英选了两次都败阵,跟国民党高雄党内部派系未能团结一致有关。由上一届黄俊英参选高雄市长落败开始,黄俊英已无法摆平国民党高雄党部各派系。

国民党过去太依靠跟地方的势力家族作利益交换来建立地方网络;一旦国民党失去执政优势,又或地方利益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在选举就会失去支持。笔者认为,这一点应该才是国民党落败的最大关键。

相反,民进党从这二十年时间内,虽也不能说没有争取地方土豪支持,但在较大程度上,还是一直建立一个属于党本身的地方网络。这些地方的网络,并不是纯建基于利益关系,而是有相同政治理念来支撑的。

民进党的选举机器的效率以及策略运用的厉害,无疑国民党也是望尘莫及的。民进党这次在高雄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但该党从举办守护爱河活动,再到形象清廉的林义雄在最后时刻站出来加持,全都打到骨节眼,把可汲纳的票源都尽量套牢。

反过来说,国民党在这次选战里,也是一直处于被动和捱打。应该说,黄俊英是一名谦谦君子,他要打有格调的选战,也是值得嘉许的。只是,他的选举活动始终无法传达一个较为清晰和能驱动民众把票不投给他不行的诱因,因此本来享有的优势也给消磨掉了。

也有意见认为,马英九在最后数天一直留在高雄给黄俊英拉票,其实反而强化了国民党作为“外省人政党”的形象,赶走了一些中间选票。但笔者则以为,可以说马英九到南部拉票的效果不会很大,但说他害黄俊英败阵,则似乎是有点夸张了。马英九在场拉票,也不能排除对一些人有反效果,但也可能对另一些选民有正面效果。

在个人形象上,过去多次当民进党造势晚会司仪的陈菊的口材和媒体前的表现也明显较黄俊英较优。再加上民进党在选举前最后一刻指控黄俊英发放“走路工”(“走路工”即参加造势晚会给车马费,台湾法例规定选举时输送的利益不可超过新台币三十元),终于民进党的选举工程又再一次凑效了。

经过这番选举,马英九在领导选举方面的能力无疑会备受质疑,而马英九在党内的最大潜在“对手”、立法院长王金平,则仍在2008年的总统之路上有一线生机。不过,若然国民党仍是想走回拉拢地方土豪,走回头路的话,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一来现在台湾操作黑金的空间已渐缩小,二来也有人说民进党也有人学会操作黑金。

至于台北市一役,国民党郝龙斌以16万6216票击败民进党的谢长廷。这次谢的得票率较四年前其实有所增长,加上民进党的资源全都集中在陈菊方面,谢主要要靠个人声望来打选战,所以谢长廷这一役并没有输。

有趣的是,在民进党内,行政院长苏贞昌本来是领先者,但这次选举党主席游锡成功保住高雄市,行情可能回稳,加上谢长廷“高票落选”海阔天空,现在苏贞昌的优势似有缩小的趋势,因此苏天王可谓是吃了一记闷棍。

有分析认为,民进党内现在形成了“两大三小”之势,“两大”是指苏贞昌和谢长廷,而三小则是吕秀莲和游锡,至于跟陈水扁切割新潮流系,则会在选得形成一股另类力量。陈菊就是新潮流系的中坚份子。

在现在到台湾下届大选这段关键时期内,民进党内“两大三小”势力能否同心协力提高执政成绩抑或是陷入进一步的内斗,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进党的前途。

必须说明的是,民进党到目前为止在地方执政有一些成绩,但在中央执政方面则是乏善足陈,像台湾经济今年的增长又再可能是亚洲四小龙之末。且民进党一样也受到廉政问题困扰,在反贪腐问题上,绿营已没有了以前的优势。这次地方选举民进党的成绩还算差强人意,但到2008年的中央选举时,民进党可能会面对更大的考验。(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