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經建會:照護人力不足 歐美因應方案可參考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五日電)台灣正逐步邁入高齡社會,如何因應未來長期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歐美先進國家,早已進入高齡社會,對於長期照顧制度的建立不遺餘力,包括開發與增加照顧服務人力的供給、降低照顧服務的需求及強化就業媒合機制等作法,值得台灣參考。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預測,2004至2014年美國就業成長增幅第1名的職業即屬照顧服務業,另在就業成長人數最多的職業中,照顧服務業也名列前茅,顯示照顧服務人力需求將會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升高,相關的照顧服務人力是否足以滿足所有的需求,已成為各界關注的議題。

經建會表示,人口高齡化已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歐美先進國家因應長期照顧人力不足的作法,可供台灣參考與借鏡。

歐美國家因應長期照顧人力不足的作法,包括開發與增加照顧服務人力的供給,例如引進新勞動者進入照顧服務部門、提升照顧服務的工作條件、強化家庭照顧的角色與功能。

至於在降低照顧服務的需求,可從提升照顧服務品質提升老人獨立生活能力著手。

經建會指出,有些國家以推動健康管理政策,來提升老人的健康狀況,並鼓勵組成老人照顧合作社或互助會,讓老人可以互相支持與彼此照顧,除能鼓勵老人獨立生活外,也可有效減緩老人照顧人力的不足。

此外,科技的進步可以彌補勞動力的不足,也可以使老人更能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並降低照顧工作者的生理負擔。

在強化就業媒合機制方面,經建會表示,人力資源的充分運用是政府責無旁貸的工作,就業市場的人力供需一旦出現人力不足問題,政府就必須適度透過就業媒合機制與職業訓練體系來加以解決。

例如美國在1998年實施勞動力投資法(Workforce Investment Act, WIA),透過在每一地方勞動力投資區域建立單一窗口生涯中心服務輸送體系(One-Stop Career Center Services),連結區域內可用資源,提供核心、密集、訓練三層次服務,達成促進就業、維持薪資與技能、減少福利依賴、增進勞動力素質、提升全國經濟競爭力等目標。

因此,在WIA的經費挹注下,美國部分州政府採取強化職業訓練與就業媒合機制,來解決照顧服務人力不足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