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學者促科普法中刪除「偽科學」提法

人氣 3

【大紀元12月4日訊】近日,一場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宋正海發起的廢除「偽科學」提法學者簽名活動剛剛結束,該活動徵集到150名學者的簽名支持。這場簽名在學界引起了激烈爭論。

據北京晨報4日報導, 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宋正海通過電子郵件給幾百名學者發信——《不要讓「偽科學」一詞成為滅亡傳統文化的借口》,號召學者們聯合簽名,廢除「偽科學」提法。

在這封長達兩千字的電子郵件中,宋正海稱,「偽科學」一詞原來是指「偽造科技成果或剽竊他人成果」,但現在卻被人濫用,「打擊的卻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以 及扎根於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戰性的科技原創性成果和民間科學。」宋正海在信中向中共有關部門提出三大「懇請」,「懇請學術界徹底搞清『科學』的定義,懇請 謹慎使用『偽科學』一詞,懇請將『偽科學』一詞剔除出科普法。」

據悉,截至到3日,已有150名學者響應宋正海的建議「簽名上書」。「我們將盡快把這些簽名的文件送到中共科技部有關領導。」在宋正海給記者提供的簽名名單中,包括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研究員孫振遠、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劉易成等知名學者的名字。

據報導,引發這場論戰的是,今年10月的一場法院審判。文學博士劉子華1939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推測出太陽系存在第十大行星。劉的這一說法被方舟子等人指為「中國十大科技騙局」。

由於劉子華已故,他的遺屬認為作為民間科學家的劉子華受到了個人誹謗和侮辱,起訴方舟子。這也揭起了民間科學家們與主流科學家們的「鬥爭」。而目前正進行中的關於中醫是否是科學、是否應該廢除的爭論使得這種鬥爭更為激化。民間科學家們認為,主流科學家動輒就用「偽科學」一詞來評判他們的「新成果」,這使他們的原創行為受阻,精神上受到打擊。

簽名活動發起人宋正海表示,當下「偽科學」一詞有濫用的危險,這樣下去,將不利於不符合西方科學體系的傳統科技的發展,比如中醫。也有可能對人們的科技創新精神造成壓制。他說:「這樣用西方科學體系的標準,打擊一切其他非西方化的科學體系的成果,只能是讓扎根於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上的科技創新無立足之地。」

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李志超參與了「廢偽」簽名。李志超認為,現在學界使用「偽科學」這一名稱過濫。「你不能什麼都說是偽科學。偽科學 是指造假的學說。但現在很多人針對自己認為『不對』的東西,就扣以『偽科學』的大帽子,這非常不利於科學的發展。科學是研究未知事物的,就是要有不同說 法,就是要百家爭鳴。」李志超還稱,有些學者反對「偽科學」,實際上是學界中「學霸」的一種表現。「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就是要反對不同於自己 的異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靈鳥網: 2005年十大令人作嘔語言
陳世忠六評中共:無知偏見,濫用權力圍剿「偽科學」(上)
陳世忠六評中共:無知偏見,濫用權力圍剿「偽科學」(中)
陳世忠六評中共:無知偏見,濫用權力圍剿「偽科學」(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