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孫運璿先生在大陸時期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3日訊】一九三六年夏天,我正在南京為資源委員會籌劃一個湘江電廠,這是準備為湘潭下攝司新建三大製造廠,和附近供電之用,用招標方式選購兩套兩千瓩的燃煤火電機組,第二步再擴建到四、五萬瓩的規模。

我那時正需要延攬青年技術人員,無意中在一本刊物上發現一篇論到電力發展的文章,觀點很有見地,作者的姓名叫孫運璿。

我就主動與他通信,才知道他是山東蓬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電機系畢業生,在江蘇連雲港鐵道部門的發電廠工作。我從他的文章中,認為他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青年,就邀約他到南京來,參加籌備湘江電廠的工作。他欣然辭去原來的職務,到南京接受我派他「電廠工務員」的職位。那時我已知道他品學兼優、才智過人,可以為我國電力工業作出更多的貢獻。

青年技術員領導人

當時資源委員會派我為中央電工器材廠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湘江電廠籌備委員會主任。黃煇已受資委會委任為湘江電廠廠長。孫運璿那時只有二十三、四歲,在黃煇廠長指導下,參加發標書、審查標單、繪圖設計的工作,就十分得力,顯出他的才幹。

到了冬天,顧谷同工程師被聘為電廠機電總工程師,也從武漢巿來到南京,在陶谷新村二號電廠籌備處,我就指定運璿做顧工程師的助手,二人合作十分相得。

湘江電廠地點,在湖南下攝司靈集渡過江碼頭的旁邊、面臨湘江。我和黃煇已約聘了方剛為土木工程指揮,在下攝同江邊設立辦公室。陸續到達就職的,有總務課長高敏學、安裝工程技師姚由之、浙大畢業生蕭心和交通大學畢業生魏重慶、和兩位其他職務的工務員。顧谷同和孫運璿二人也于一九三七年二月由南京一同到這工地。

根據規劃方案,我們與大元建築公司簽訂了廠房和機器基礎的建築合同,與新中工程公司簽訂了起卸貨物碼頭,和進水泵房的營造合同,都要通過同樣的認可。

電廠的機器設備合同是在一九三六年秋天(早一年)在南京簽訂,鍋爐部份得標者為英國拔柏萬公司(B.&W.),汽輪機發電機組和其他輔機部分得標者為德國藹益吉電氣公司(A. E. G)。由於我們規定交貨期要快,貨款不需賣方信貸條件優越,所以在簽約後十二至十八個月內必須全部繳清設備。

德國AEG公司交貨比英國B.&W.公司快,汽輪機、凝汽器、和發電機首先於一九三七年夏就運到下攝司,接著是鍋爐的汽缸和大批蒸汽鋼管運到。這時候,幾個大學畢業生和電業訓練所(中專程度)畢業生什麼活都得做,時而做土木工程監工,時而為管道設計繪圖,時而要作大小輔機的安裝工、定中心、找水平。

孫、蕭、魏三人都很聰敏幹練,其中孫運璿最爽朗和氣、最勇於任事。他身材高大,力氣也大,遇事爭先幹、不怕勞累,待人又謙虛有禮貌,因此他自然地成為青年技術員中的帶頭人。

戰火下加倍苦幹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便這些搞建設的青年人嚐到了祖國危難的呼喊和召喚,他們就以加倍的苦幹來回答這一召喚。

接著上海港口的戰鬥使歐洲運來的貨物不能在上海卸貨,交貨地點只能改在香港。黃煇廠長就請顧谷同往香港去接應托運。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上海棄守、十二月南京陷落,國民政府遷至武漢。但由九龍裝車運貨,經廣州北上到長沙,這條路線還是勉強通達的。

一九三八年春,湘江電廠因設備到貨不全,安裝未竣,不能點火投運。資源委員會改組,隸屬於新成立的經濟部,翁文灝以經濟部長兼任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錢昌照任副主任。翁先生任命我為電業處處長,陳中熙為副處長。

這一年的夏天,我由漢口回下攝司,照料工廠和湘江電廠的發展。孫運璿經常在晚飯後到我家來閒談,天南地北、談戰局、談抱負。這時有許多工程技術人員也到了下攝司。一時風雲聚會,很像小說裡的英雄眾生,大家氣味相投、恨相見之晚。大家竟沒有想到戰火燒來,桃源非久居之地,下攝司就得散伙。

時間過的很快,資委會下令,要我們把湘江電廠的兩套二千瓩發電設備拆遷到四川和雲南,此外還有電廠用的各貨零部件以及材料共數十噸,是由顧芸(電訊所畢業生)和黃煇之姪黃湖桐用駁船,由湘江駛入長江,到宜昌換船、再到重慶,放在電業處倉庫。

連雲港電廠的廠長錢謙,在一九三八年曾令孫運璿將連雲港的兩部五百瓩火電設備拆運到四川自流井。我回憶在昆明電工廠時,運璿在重慶寄給我一張照片,上面看得出兩部騾車連接起來,載運一部發電機,用十只騾子駕挽,他自己在後面揚鞭趕車,可惜這照片丟失了。

一九四二年孫運璿由西寧調任天水電廠廠長時,錢謙在西安給天水電廠許多材料供應上的支援。錢謙現住美國西岸Pasadena, Ca.曾多次回國訪親觀光,精神極好。

西寧大放光明

孫運璿到了重慶,在資委會電業處工作。他在下攝司電廠運來的二瓩的鍋爐和汽輪發電機組,被分配在川西五通橋岷江電廠,廠長鮑國寶、工程師是蔡昌年,這個電廠的廠名,也是我在五通橋給起的。而湘江電廠的另一套二千瓩發電設備,則在昆明滇池馬街子得到利用。我給它定名為昆湖電廠。這樣我和黃煇、顧谷同、孫運璿等辛苦建立的湘江電廠,分別到川西和滇中為抗戰作出發電設備的應有作用。

一九三九年,青海省政府向經濟部提出請求,要資委會派員到西寧設立電廠,作為會省合辦。當時電廠處副處長陳中熙同我商量,只能發送一部不滿一百瓩的柴油發電設備,作為與省合辦,因為交通運輸實在困難。

關於廠長兼工程師的人選,我們向翁、錢二公推荐孫運璿去擔任;因為我們在下攝司派他裝機拆卸,實際經驗都有,再加他身體健壯、精細幹練,又能隨機應變,可以獨任艱鉅。

翁部長同他接談,也深加讚許,并作勉勵精進之語。他後來感歎時說:「當時的經濟部長堪稱慧眼獨具,是個有魄力,敢於任用年輕人的人」。

他這次出發,西北組組長謝佩和給幫助很多,有同學沙蔭田作他的副手,還有兩三個年輕的技工,三輛卡車,帶足應備的檢修零件,路程是迢迢幾千公里的山路。要經過成都、江油、廣元,翻過秦嶺,再經過寶雞、天水、蘭州,沿著湟水西行,經青海省的民和、東都、最後到達西寧。他們受省政府的委託和建設廳的歡迎。數月以後,西寧省城大放光明,他這一隊輕騎受到各方面的好評與稱頌。

一九四一年秋,我和副處長陳中熙隨錢昌照先生到玉門油田,回程由蘭州單獨去西寧視察。我二人乘卡車走了兩天,到西寧拜訪青海省的建設所,并與孫運璿會晤,看他的設施成就,住了三天、我們歡然道故,談到青海省當時尚無工業,西寧電廠不能有大發展,因此要調孫出去另作開拓,這樣就由沙蔭田繼續維持。

此後不久,會令發表,孫改任天水電廠廠長,兼總工程師。是年底,太平洋戰事爆發,美國正式對日作戰。

一九四二年,資委會在美國紐約成立辦事處,派王守競為主任,陳良輔為訓練組長,負責安排技術人員的工作。翁、錢二先生責成各部門和各大企業遴選推荐最有成績而才學堪以深造的優秀幹部,首批額定三十餘人,派往美國,由辦事處介紹給美國諸大企業和研究單位,隨班學習培訓,必要時也允許其入大學研究院攻讀學業。電業處首批入選者,有謝佩和、王平洋、張光斗和孫運璿等數人。這三十餘人是以後幾百人的先驅,陸續乘軍用機飛往美國,他們在美實際觀摩的時間為二年。

孫運璿到美後,先在「田納西流域電業管理局」(T.V.A.)參觀實習,再到東西岸火力電站及水力電站參觀,一年後邀准入大學研究院,進修電力有關課程。一九四四年冬,我奉翁文灝部長命赴美考察,并接洽西屋公司技術轉讓與合作。一九四五年春與孫工程師會晤,知悉他即將回國。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九月以後,重慶國民政府正式接管台灣。在資委會派出前往接管台灣電力公司的名單中,孫運璿名列第三位,蓋以劉晉鈺任總經理,黃煇任協理兼總工程師,而孫運璿當時則擔任機電處長。他與俞蕙萱女士在一九四七年結婚,其介紹人則為蕙萱之兄俞恩瀛,俞孫二君,最初相識是一九三八年在下攝司,後來到美國又在T.V.A.一道參加學習,相知更深,俞君遂為其妹作媒。

一九四五年冬,我由美返國,次年又奉資委會之命擔任駐美辦事處主任。一九四七年秋,我辭去駐美暫留職務,堅決要回國就電工器材廠總經理的職務。我乘船回上海,十二月途經台灣,到台北巿訪黃煇、孫運璿二老友,當晚住在運璿的新家庭中,我見到他的老母。

第二天起來,他夫婦請我吃生日蛋糕,原來這一天是他三十四歲的生日。一九四八年秋十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其他學會在台北舉行年會,我和茅以昇、沈怡等有學會職務的人去參加。我由孫運璿陪同去參觀了一些水力電廠,但沒有來得及到日月潭去觀光,引為憾事。

我同孫君的友誼和相處,在一九三六到一九四八年,凡十二年,相知甚深,此後卻又天各一方,闊別了四十四年,何其敘之短而別之長也﹖可是我的好友如黃煇、尹仲容、楊繼曾等都在台灣擔任高級職位,而孫運璿君先後任交通部長、經濟部長,並在一九七八年升任行政院長,此中因緣關係,使我不能忘懷於孫君,我願祝孫運璿君能早日康復,重訂會面之期,當不在遠矣。

(惲震先生:民國前十生,上海復旦大學畢業。曾任原資源委員會電力部門主管,負責電力工業和電氣設備製造業,1950年後,曾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高級工程師,1970年後任貴州大學教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