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字與中國字形似但意未必同

人氣 3

【大紀元2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歌籃2006年2月7日東京報導)日本是中國以外的使用漢字最多的國家,但日本的漢字與中國的漢字意思不盡相同。

每年12月12日是日本的漢字日。這一天,日本財團法人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會發表國民投票選擇的一個漢子,象徵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去年是“愛”字、前年是“災”字。

漢字能力檢定協會還在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的認可下,負責檢定國民的漢字能力。雖然國家沒有規定必須接受漢字能力檢定,但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參加漢檢。漢檢協會說,持有漢檢能力合格證較容易就學、就職,近幾年申請漢檢的人遞增,去年上升到224萬人。

*日本古詩曾全用漢字*

現代的日文由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組成,但是在京都、奈良等日本的古都史跡及古詩裡,不難看到全是漢字組成的文章句子。中日的文化淵源一般認為從1500年前已開始,直到400年前遷都東京的江戶時代,雖然已存在平假名和片假名,但中國文化仍對日本極具魅力。

研究日本異文化的作家、政策研究大學大學院教授青木保認為,雖然不可否認漢字是中日通用的文字,但他在一個中日文化研討會上呼籲,不要忽視了現在雙方漢字的意思已很不同。他說:“現在到北京、上海看看,字是一樣的,就算有中國的簡體字,也可以猜到是甚麼字,最大的不同倒是經常發現在詞義上、或者解讀感覺上不同。”

江戶時代開始,西方文化廣泛進入日本,片假名用得越來越多。但直至今天,日本地名等正式名稱基本仍用漢字,東京蜘蛛網狀的鐵路車站,也多半以漢字為名。不過無論從站名還是一般日語的漢字裡,都會發現很多中日文漢字的意思完全不同。

*東京郊外車站“我孫子”*

例如東京郊外有一個車站叫“我孫子”,如果在中國,大概不會有這樣的名稱。再比如,日文裡的“丈夫”這個詞的意思是牢固,不是指中文裡的妻子丈夫的那個丈夫。中國人說的“男子漢大丈夫”,那個“大丈夫”在日文裡卻是不要緊的意思。不過無論意思如何,不少到日本旅遊的中國人說,雖然人生地不熟,但因為到處有漢字,就比較安心,有親切感。

最近日本正在上演中國導演張藝謀執導的《千里走單騎》,主角是日本演員高倉健。高倉健一個人去中國拍電影的時候,據說他也是經常和中國演員寫漢字交談。高倉健說,雖然意思不盡相同,但能理解一半。幾個月後,高倉健學了不少中國漢字,張藝謀說,高倉健最常說的就是“明天休息”。

相關新聞
中國使館:日本敦促中方勿披露外交官自殺案
日本研究首度証實:文鳥能區分英語和中國話
烏來高砂義勇碑 明重新揭幕
被遺忘三十年的法律精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