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偉華:危機與治理(二)

對資訊化前景展望和對工業化政策及標準化精英教育體制的反思

賀偉華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造成巨大物質消費與浪費的工業化時代持續了二十五年之久,這個時代已行將結束。我們的大自然突然暴露出它的種種局限性,資源匱乏、石油危機擋住了我們工業社會無憂無慮向前發展的道路。是迷戀於已逝的物質文明,還是締造屬於人類的共同財富―知識文明;是沉迷於對工業化沉船的追憶,還是創造一個智慧人類知識經濟的未來。我們必須做出選擇,這是我們糾往過正的唯一機會,機遇已經喪失,後果已經嚴重,我們現在不過亡羊補牢,追趕時代的步伐。

三、現實與對比

2005年9月,世界石油價格飆升,上漲到今天的70.9美元一桶,這是工業革命以來的史無前例的最高價格。據美伊戰爭以來的早期預測,西方發達國家對石油價格的最高容忍值不超過70美元一桶。而現在已經突破這個數字,而且還在繼續上漲。至此,一場世界性的石油大戰已經開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那麼在這場沒有戰火、沒有流血、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將掌握事件的主動權?是中國?抑或美國、日本?雖然戰果難測,但是,種種跡象已經表明,我們已經在劫難逃:

1、目前世界原油格局基本上被歐美所把持,突然增加的中國這個用油大戶,必然將打破目前的石油格局。這必將會觸犯到美國的利益,一場石油能源的中美角力,已經在暗地裏展開,現在我們應該能夠理解為什麼美國國會對中海油高於對手15億美元的收購邀約投了反對票。

2、日本與中國在俄羅斯輸油管線上投入數十億美元爭奪線路,今後俄羅斯只通過鐵路每年供應給我國少量石油。同時日本又與中國爭奪麻六甲反海盜參與權,企圖控制中國經濟生命線。

3、我國計畫打通中亞通往中東的石油安全線。如果能夠建立從伊朗到中國的輸油管線,則中東石油可以源源不斷的輸往中國。但是,中亞是宗教極端恐怖分子盤踞的地方,也是美國勢力目前滲透的主要方向。如果伊朗再落入美國之手,我們利用中東原油的夢想就只能是一場泡影!

4、東海油氣田將是我國另一條能源生命線。東海大陸架擁有非常豐富的油氣資源,目前已探明油氣儲量約77億噸,足夠我國用幾十年。然而,對東海油氣田,我國與日本有主權糾紛,為了東海油氣資源我們必須寸土必爭,寸海不讓!由此可能引發戰爭。

5、我國現在80%的原油從中東進口,麻六甲海峽是我國石油運輸的咽喉要道,然而,麻六甲海峽是多國勢力必爭之地,也是日本原油輸入的咽喉要道,誰控制了麻六甲,對另一方來說都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情。 誰控制了麻六甲海峽的安全事務,誰就控制了我國的生命線,為了石油,我國必須發展強大的海軍力量,這是多麼的無賴!

現在的我國已經一舉躍升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同時作為一個工業國,中國沒有完成對自己工業的資訊化轉型,也就是向低能耗、低成本高產出高質量的科技創新企業轉型。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過美國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這就命中註定的導致我們的工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北,好在我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鈎,沒有完全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導致別國在不公正的競爭機制下喪失了部分優勢,不然早就沒戲唱了,即使我們有再便宜的勞動力也無濟於事。

八九十年代沒有選擇、大量引進的低效高耗、低產出高成本的落後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帶來了龐大的加工業務,大多都是能源消耗型加工產品,並由此帶來了國內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海陸空高能耗運輸成了無法回避的選擇,與之相關的公路網、鐵路網、航空業、汽車產業、建築業、石化工業、鋼鐵業等也都「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起來。這已經對中國的能源安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在本世紀初,我國又大力發展消費型汽車工業、據統計,2004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消費市場。每年新增汽車銷售量約為500多萬輛。500萬輛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計算,每輛汽車平均年消費汽油2噸以上,500萬輛就是1000萬噸成品油。按照比例,1000萬噸高品質汽油約需要接近3500萬噸原油。僅此一項,就給國家原油需求帶來3500萬噸的增量,3500萬噸原油,相當於目前大慶油田的產量。每年增加一個大慶油田,才能夠滿足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需要,中國有幾個大慶?至此,中國已不再有能源安全可言,除了到處找油,除了不惜代價的找到油,我國已走投無路。而官商勾結利益驅動的城市化建設導致的經濟過熱發展進一步把我國的經濟發展及社會生活奠基在依賴石油的高能耗傳統工業之上。

二十五年來矢志不移的工業化政策確定了我國的發展方向。所有工業國可能出現的問題在中國都出現了:能源危機、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工業化大城市的出現、農民的背井離鄉、人口的大量遷移、非人性的生產流水線、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鐵路網公路網的日益密集、農田荒廢及被圈佔、基於城市擴建的強制拆遷等等。同時勞資雙方、失地農民與政府的矛盾日益激化、大量的流動人口給城市治安與管理造成的嚴重的障礙。而最大的問題是無視民族未來、無視生命的對礦產資源及能源的瘋狂開採,這一切都不可避免的導致我們在資源枯竭後受制於人。

沒有選擇的、粗放型的工業化導致我們企業競爭力的下降;而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卻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完成了全面性的全社會的資訊化轉型,與之相應的人工智慧節能降耗工程、環保工程、人工智慧生態保護工程等等層出不窮,從而締造了一個劃時代的面向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而這一切取得成功的基礎首先在於全社會完成針對傳統觀念的思想革命,針對工業化標準化精英教育制度的反思及人才觀念的轉變,具有獨立人格、自由意志與思想的創造型人才、反思批判型人才構築了現代智慧文明的基石。在全社會的思想準備的基礎上完成了傳統社會、傳統工業企業向高科技資訊化企業的轉型,生產流水線上的工人被電腦機器人所代替,技術人員、工人們在接受電腦專業技能及基於電腦的創造性能力再培訓之後通過電腦來操控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並在電腦前進行創造性勞動,從而實現了低成本、低能耗高產出高質量、並具有產品開發能力的現代化管理飛躍。同時在傳統工業之外,建立起了規模龐大的資訊產業,電信產業,人工智慧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建設與保護產業。而與之相關的綠色食品、環保型建築工程及立足于可再生資源化工業、輕工產品業及服務行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常生活的高智慧化、產品的智慧化、及立足未來的新能源開發無不凸顯出智慧就是財富、知識就是財富。無形資產終於超越于有形財富成了人類一刻也無法離開的生存基礎。

在我們瘋狂的挖掘僅有的煤炭資源的同時,別人已經在生物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上尋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就像無機氮向有機氮的轉變奠定了生命的基礎、有機物的固氮能力合成了蛋白質、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產生生命攸關的氧氣的同時給自己提供了能量從而締造了千變萬化的生命一樣,現有的微生物及生物也許就是為我們帶來無限能源及未來財富的唯一資源,而我們正在毫無理智的破壞生態平衡,在他們都先後消亡之後,最終毀滅的將是我們人類自己。

在我們大修公路、大修鐵路、大修水利的時候,人家在發展資訊網、情報網、電信網、教育培訓網;在我們大搞城市擴建把人都集中到城市的時候,人家從城市搬到了農村,把工廠、把公司搬到了農村,把家安在了農村,並通過網路實現了網上業務、家庭辦公,員工進一步相對自主的在家裏完成公司的任務;在我們人人都爭購汽車摩托炫耀奢侈、大量揮霍能源的時候,人家在添置更加先進的電腦終端設備、節能設備、網路聯繫手段、並不斷的實現創新。我們的每一個合同、每一份訂單、每一次會議都要約定地點雙方長途跋涉後見面來談,而人家早就通過網路實現網路會議、合同簽單;我們習慣于傳統的炫耀領導威望的低效率會議,人家習慣于更為高效簡潔平等的網路會議網上交流;人家把每一個員工當成企業的智慧、企業的財富,我們在無限拼命追求物質財富的同時卻把人當成沒有價值與生命的工具與螺絲釘,人不成其為人。

結果是人家企業競爭力上來了、管理人性化了、員工更加自主自由並富有創新精神了。而我們的工人卻被關在工廠、被趕到流水線上、被強迫著重複一個動作、一種思想、一種經驗,不是機器的人變得像機器一樣麻木、冰冷、空洞、沒有思想了。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根本區別就是高效與低效、高能耗與低能耗、清潔與污染、生態保護與破壞、高質量與低質量、創新與保守、人性化與非人道、更多的自由與強調紀律強制約束、平等與權威、資訊公開與暗箱操作的區別。而鑒別政府是實行哪一種經濟戰略的方法就是看它是把建設鐵路網、公路網、大都市及人才淘汰的精英教育放在首位還是把資訊網、電信網、情報網、教育培訓網的發展及全民普及的科技教育放在首位。而我們的政府在二十五年前恰恰是選擇了前者:全國統一的標準化高考制度、大工廠、大城市、現代化鐵路網、現代化公路網、水利建設。

真正的知識經濟資訊社會意味著知識面前人人平等(通過網路的無限傳播,知識已經變成全人類的財富)、資訊面前人人平等(絕大多數的公共決策、政策、政府措施及社會資訊都已經平等的對公眾開放)、公民權利人人平等(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應用網路資訊手段對政府的公共政策進行討論與批判,並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受到政府的追究)、科學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的科研成果都可以通過現代高科技資訊手段向社會傳播得到社會承認,而不再因為出生、地位、種族而受到控制)。這就意味著人們已經超越于來自權威、政府、傳統習俗與倫理的種種限制而獲得了更大的自由、機會。這是所有的不民主政府所懼怕的,於是它們因懼怕資訊社會給人們帶來的諸多便利而首先對新的資訊手段進行控制―――網路封鎖成了剝奪人們新聞、資訊、言論、知識自由的一個主要手段。

因此我們說,建設知識經濟資訊社會的真正阻力不是來自民間,而是來自政府。來自政府對往日既得權力與利益的非理性迷戀,只有到了走投無路,沒有選擇之時,才會被動的接受而不是主動的採納。現在我們應該明白為什麼25年前政府選擇了工業化而不是資訊化,強調紀律、責任、集體、集中與服從的政治意識形態讓我們的決策層天然的與同屬性的工業化血肉相聯、難捨難分;而資訊社會的普遍無疆域性、無種族性、無階級性、無排他性最終將帶來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精神的獨立從而實現人類的自由、平等與博愛。

這是任何一個不民主政權不能容忍並最懼怕的。因此它寧願要低效率、高能耗、資訊封鎖的工業化也不要資訊自由、強調知識產權的知識經濟資訊社會。只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之後、在1998年的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之後,政府才震驚於資訊革命帶來的巨大威力而實行全社會的資訊化,面對危機感到了知識經濟的無比力量,然而這時我們已經步入了工業化的泥潭而難於自拔,不然也就不會在1998年又過了7年之後,我們的工業還如此的依賴石油,我們的國家還把石油當成自己的唯一血液,我們的元首簡直要為石油而瘋狂!雖然表面上我們的資訊網、電信網是如此發達,但是卻無法再擺脫石油危機的糾纏,說明國家的資訊化成就不過是表面文章。石油危機,一個揮之不去的惡夢!

我們現在要問:為什麼微處理機資訊技術首先出現在日本?而不是中國,那是因為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它沒有石油,一切的石油都依靠進口。一旦發生石油危機,它的經濟首先崩潰。因此,在經歷了石油危機的創傷後,日本的經濟界主宰人物土光敏夫預感到他們的工業必須在另一種原料的基礎上重新建造。這種原料就是:資訊、通訊、思想。六十年代末,土光敏夫在路過紐約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曾經宣稱:「我們沒有任何自然資源,沒有任何軍事實力。我們只擁有一種資源:我們學者專家發明創造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無限的。應該發揮這種能力。應該從事教育、訓練和裝備。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這種思維能力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全人類最珍貴、最富有創造力的共同財富。」他預言,在八十年代,一切都將有賴於系統地、普遍地使用一種新的能源。這種能源將改造現有的是全部工業,建立未來的工業。這就是資訊學,或者說的更簡單些,資訊與資訊的處理。具體地說,就是電子電腦、半導體、微處理機、工業機器人、光學纖維傳導、生物工業及其在化學、農業、能源方面的應用及教育和醫療領域的新技術、自動化勞動的遙控等。

任何國家,只有通過這場革命創造出來未來的就業,才能在免受世界動盪影響的情況下生存下來。要進行改造,就是要擺脫現已過時的旨在爭奪市場的純商業性競爭,而展開另一種競爭,其基礎是人員培養,智力訓練、創造發明,以及這一新的領域和整個世界活動的一體化。借助微處理機使一切不依賴人腦的積極作用或感情作用的任務自動化並且發揮這種在工業國還遠遠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在第三世界則完全沒有開發的能力。實現這一質的飛躍,是為了滿足資訊學在工廠、在辦公室、在家庭的需要。資訊學將逐步代替一切,但它自身的發展要無數人的努力。「所有工業活動都將毫無例外地全部資訊化。在這一巨大的領域中,在必須向微處理機和機器人發出指令的‘軟體’這一領域中,即使我們把地球上五十億居民都聘請下來,也仍然會人手不足。」多麼深刻而有預見性的一段精彩論述,而這一思想完成於三十多年以前,並在今天得到了驗證。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知識經濟資訊社會可以解決工業化社會的三大問題:能源危機、失業及環境污染問題。並對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戰。那麼當年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直接進入資訊社會呢?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國際上的著名未來學家就為中國這樣的第三世界農業國指明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快速發展振興之道,不是急於求成的工業化革命,而是順應時代潮流一步跨過工業化直接進行資訊革命進入資訊社會,當時的美國及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資訊社會的痛苦轉型,而不得不把高能耗的傳統工業遷往國外時。而中國卻極其愚蠢的成為了夕陽工業的接受國。當時的中國還是一個石油輸出大國,一個在能源在資源上都獨立自主不受任何人強制的農業大國,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一樣,沒有工業廢氣,沒有環境污染、沒有工業化產業化造出來的大量廉價高耗商品及大量找不到工作機會的大學生。如果當時我們能夠把握歷史機遇,對已有的傳統工業進行資訊化改造,在服務行業及全社會全面資訊化;並根據未來資訊社會對人才的市場需求預期變全國統一的精英教育為全國普及的對全民開放的科學意識培養、創造能力培養、各種特殊技能培養的面向市場及個人需求而不是面向政府的資訊化、科學化教育。培養全民的獨立思想、科學精神及創造能力。

全民的科學意識將為今天已經到來的資訊社會提供千差萬別、豐富多彩以資訊技術為依託的具有不同技能的創造性特殊人才,變向我們的土地要資源要能源為向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要資源、要奇思要妙想要成果;變千人一面標準化人才為千人千面個性化人才,被公平的激烈競爭的市場激發起來的全民的創造力將為世界提供具有創造性、新穎性、實用性豐富多彩的原創文化藝術成果及高科技產品。當每一個具有創造才能的人靠自己的知識產權為全世界提供自己的奇思妙想、科研成果、藝術文化成果時,我們不是像今天這樣靠出賣自己的廉價資源及勞動力來掙得少得可憐的保命錢。人們為自己為國家創造出來的財富將不可限量,那樣的話,不僅國家富了、個人富了,而且失業的問題也解決了。那樣,沒有失業、沒有能源危機的中國現代化也就實現了。(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賀偉華:信仰者的苦難
賀偉華:為即將爆發的中國革命正名
響應高智晟律師的號召,倡議「中國民權運動絕食日」
現代文明思想庫:讀《現代民主政治〉心得之一(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