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融時報﹕深耕形象的小馬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英國《金融時報》3月13日刊登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的報導,報導中將現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成功歸因於長年耕耘的形象,而非個人魅力。

本週馬英九將前往美國訪問,包括回母校哈佛大學演講。他去年擊敗國民黨大老贏得國民黨主席寶座。從那時候起,就連執政黨民進黨都認為他是所向披靡的,他是下一屆臺灣總統熱門候選人,他經常是民意調查中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報導說,儘管馬英九一直被描繪為很有魅力,但是他的成功卻有賴於他終其政治生涯辛苦耕耘的形象。自從他在李登輝任內擔任法務部長時因抗議政府無反貪決心而下台起,他就一直被視為很清廉。他的英俊外表以及經常穿著短褲參加慢跑活動的形象也吸引了女性粉絲。就政策術語而言,他是個難以預料的人。

就馬英九與陳水扁而言,商界的人士通常比較偏好前者,他們說馬英九的態度務實,並著重於經濟議題。他流利的英文、西式的習慣和幽默同時使他成為比當今政府中的很多官員還要令人信賴的談話對象。

報導指出,馬英九一直被告誡要小心謹慎,他儘量避免在有爭議的議題上表達明確的立場,包括對中共的關係。去年12月,他聲稱與中國統一是台灣的終極目標。然而,他隨即改變說辭使該陳述軟化。分析家表示,為了使選民放心,他不會靠中共太近,他必須小心地平衡兩岸政策。

馬英九現在說:「我們支持維持現況。」這是多年來的民意調查中最受台灣民眾喜愛的選項。但是,從美國與目前台灣政府之間就「現況」的解讀仍存在著差異看來,這句口號可能代表著任何一種意義。

然而,在香港出生,在國民黨威權統治下的台灣長大的馬英九缺乏台灣本地人的信任,也不被認同為民主鬥士。民主是使民進黨成長並允許台灣人民發展自己的國家認同的重要因素。

報導最後說,儘管馬英九此次美國之行可能不會就對中政策表態,但是他必定會使華府印象深刻。他少說多做的務實態度正給台灣政治帶來新的型態。在台灣當政者最近令人不安的舉動之後,這可能是美國所歡迎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