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319案是否有新事證 應以科學辦案嚴格審視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十五日電)檢方原已偵結的319正副元首槍擊案,最近迭遭質疑不當取供等程序瑕疵,其實,對外界質疑「熱區17 秒爭議」、「吉普車擋風玻璃彈孔」、「禿頭黃衣男子是不是陳義雄」等爭議,這些所謂「程序性瑕疵」,是否構成重啟調查條件,應就「科學辦案」角度嚴格審視,並回歸法律層面。

319正副元首槍擊案,經近日來陳義雄家屬舉證意圖翻供,警方相繼召開記者會說明,使全案似乎再陷羅生門,形成各說各話局面,也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焦點,有法界人士認為情勢演變結果,已嚴重蘄傷社會互信。

在檢警被質疑「關鍵17秒」爭議方面,前立委蘇盈貴週日在陳義雄家屬記者會上提出看法,認為前後人潮差異頗大,質疑警方造假。但依0319專案小組解釋,當天正副總統車隊在監視器上拍得畫面時間為十三時四十六分十七秒,經過「寶麗金銀樓」前,正副總統已中槍;車隊經過十七秒後,即十三時四十六分三十四秒拍得「黃衣禿頭男子」跑過,並繼續朝武英街方向跑去。

至於對監視器時間,檢警查訪銀樓老闆,發現較中原標準時間快一分鐘,經校正與原先查訪的槍擊發生「熱區」(金華路三段十到十六號)、時間(十三時四十五分)吻合,並無矛盾。

專案小組表示,錄影帶是由「寶麗金銀樓」門外騎樓天花板左上角向銀樓店門拍攝,顯示於螢幕上的人群影像是經過店面玻璃反射的,視覺上所看見陳義雄身影,其實是陳義雄沿金華路三段向北方向奔跑,右轉入武英街。

另外,鏡頭攝得畫面,由於角度問題無法完整將人群、車隊攝入,只拍到人行道及部分車道;再檢視金華路、武英街口往南方向拍攝畫面,由於縱深長,因此攝入鏡頭的人潮較多,這其實是拍攝角度造成視覺差異,且錄影帶是一完整、連續畫面,由銀樓老闆提供,不可能造假。

其次,家屬質疑「黃衣禿頭男並非陳義雄」部分,警方總計在槍擊熱區查訪檳榔攤老闆等五名人證,指證在案發時見到黃衣禿頭男子;再從經常跟陳義雄一起運動的角力協會親友十一人,指證黃衣禿頭男是陳義雄。

另外,雖然家屬質疑陳義雄只是前禿非全禿,但鑑識人員解釋,這是因為監視器拍到的影像,因光線角度使得頭頂比較亮,「感覺像全禿」,而警方也是把陳義雄的形貌、跑步身形相似度列入考慮,才認定是影中人是陳義雄。

笫三,有關前319真相調查委員會提出「吉普車擋風玻璃遭彈孔射穿孔徑前後不一」質疑部分,刑事局鑑識科長程曉桂澄清,擋風玻璃是膠合玻璃,子彈貫穿後,彈孔週邊有碎片,鑑識人員要進行彈道重建,將附著碎片部份推平;程曉桂出示當天案發後先行拍下的照片,證實彈痕相吻合。

不少高階已退休警官對於檢警偵辦,雖認為沒有參與辦案,無從評論,但他們強調現今講求科學辦案時代,各項證據會攤在陽光下檢視,何況三一九案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要想「作假」談何容易,檢警在專案小組作業機制上也不容許有作假可能。

法界人士強調,任何一樁刑事案件的偵辦,講究的是「證據」,特別是科學辦案的方式,愈多的證據,愈有助益案情的釐清。   

換句話說,「新事證」的提出不能無的放矢,也不應淪為單一片斷零碎的陳述或指控,讓單純的刑事案件,變成政治口水,如能回歸法律實質面,在尊重司法的遊戲規則下討論這起被社會各界所關注的案件,並檢視所謂的「新事證」,才是各界應有的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