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319案是否有新事证 应以科学办案严格审视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3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十五日电)检方原已侦结的319正副元首枪击案,最近迭遭质疑不当取供等程序瑕疵,其实,对外界质疑“热区17 秒争议”、“吉普车挡风玻璃弹孔”、“秃头黄衣男子是不是陈义雄”等争议,这些所谓“程序性瑕疵”,是否构成重启调查条件,应就“科学办案”角度严格审视,并回归法律层面。

319正副元首枪击案,经近日来陈义雄家属举证意图翻供,警方相继召开记者会说明,使全案似乎再陷罗生门,形成各说各话局面,也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焦点,有法界人士认为情势演变结果,已严重蕲伤社会互信。

在检警被质疑“关键17秒”争议方面,前立委苏盈贵周日在陈义雄家属记者会上提出看法,认为前后人潮差异颇大,质疑警方造假。但依0319专案小组解释,当天正副总统车队在监视器上拍得画面时间为十三时四十六分十七秒,经过“宝丽金银楼”前,正副总统已中枪;车队经过十七秒后,即十三时四十六分三十四秒拍得“黄衣秃头男子”跑过,并继续朝武英街方向跑去。

至于对监视器时间,检警查访银楼老板,发现较中原标准时间快一分钟,经校正与原先查访的枪击发生“热区”(金华路三段十到十六号)、时间(十三时四十五分)吻合,并无矛盾。

专案小组表示,录影带是由“宝丽金银楼”门外骑楼天花板左上角向银楼店门拍摄,显示于萤幕上的人群影像是经过店面玻璃反射的,视觉上所看见陈义雄身影,其实是陈义雄沿金华路三段向北方向奔跑,右转入武英街。

另外,镜头摄得画面,由于角度问题无法完整将人群、车队摄入,只拍到人行道及部分车道;再检视金华路、武英街口往南方向拍摄画面,由于纵深长,因此摄入镜头的人潮较多,这其实是拍摄角度造成视觉差异,且录影带是一完整、连续画面,由银楼老板提供,不可能造假。

其次,家属质疑“黄衣秃头男并非陈义雄”部分,警方总计在枪击热区查访槟榔摊老板等五名人证,指证在案发时见到黄衣秃头男子;再从经常跟陈义雄一起运动的角力协会亲友十一人,指证黄衣秃头男是陈义雄。

另外,虽然家属质疑陈义雄只是前秃非全秃,但鉴识人员解释,这是因为监视器拍到的影像,因光线角度使得头顶比较亮,“感觉像全秃”,而警方也是把陈义雄的形貌、跑步身形相似度列入考虑,才认定是影中人是陈义雄。

笫三,有关前319真相调查委员会提出“吉普车挡风玻璃遭弹孔射穿孔径前后不一”质疑部分,刑事局鉴识科长程晓桂澄清,挡风玻璃是胶合玻璃,子弹贯穿后,弹孔周边有碎片,鉴识人员要进行弹道重建,将附着碎片部分推平;程晓桂出示当天案发后先行拍下的照片,证实弹痕相吻合。

不少高阶已退休警官对于检警侦办,虽认为没有参与办案,无从评论,但他们强调现今讲求科学办案时代,各项证据会摊在阳光下检视,何况三一九案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要想“作假”谈何容易,检警在专案小组作业机制上也不容许有作假可能。

法界人士强调,任何一桩刑事案件的侦办,讲究的是“证据”,特别是科学办案的方式,愈多的证据,愈有助益案情的厘清。   

换句话说,“新事证”的提出不能无的放矢,也不应沦为单一片断零碎的陈述或指控,让单纯的刑事案件,变成政治口水,如能回归法律实质面,在尊重司法的游戏规则下讨论这起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的案件,并检视所谓的“新事证”,才是各界应有的态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