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ETC辨識率低?合約僅要求收款成功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針對立委質疑: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辨識的誤差率超過1%,依照合約應該解約求償。對此,遠通電收澄清表示:合約內僅要求車輛辨識率以及「可收費成功率」兩項必須到達99.98%,換言之,每一萬輛僅容許兩台誤差。

根據遠通電收交付高公局,今年1月份的測試報告顯示:三萬多輛通過車流當中,一共只有三輛次無法辨識,成功率達到99.99%!至於實際營運之後,目前每天約有三百多輛次的誤闖,至於無法在第一時間扣款的情形,數量仍然不低,研判多數是駕駛人的問題。

ETC電子收費爭議每天上演新的戲碼,當初競爭的雙方:紅外線以及微波兩種辨識技術的爭議,也重新回到舞台上。

奧地利EFCON所開發的紅外線辨識技術,從中華電信開始在北二高進行測試起,多年來一直主導著台灣的電子收費應用,究竟誰比較厲害?對此,部分立委前一天引用了誤差率1%的數據,要求交通部應該依照合約,處罰遠通電收或乾脆解約。

對此,遠通電收表示:依照合約只有車輛辨識率以及收款成功率兩種技術指標,廠商都必須達到99.98%,前者只要有車輛通過即可,後者則是以「收到錢」為依據,因此,並沒有所謂「誤差率」的要求。

遠通電收日前提送了今年1月16號起,為期十天的測試報告,一共有三萬多輛次通過,無法成功扣款的一共只有三輛,有三十幾輛因為車牌的問題,第一時間無法辨識,但透過拍照,錄影設備,仍可還原找到車主。因此,成功率為99.99%。

不過實際進入營運階段之後,相關主管承認:每天無法在第一時間成功扣款的情形,仍有「數個百分點」,換算約數百輛次,追查之後,多數是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或者裝機位置的偏差,導致無法判讀。

相關主管透露:日前發現市面上有一家廠商販售「ETC專用」的「車上機座」,號稱放在儀表版前方的擋風玻璃下就可以讀取,但是遠通發現根本無法判讀,因此已經決定對這家業者採取法律行動。

遠通表示:雖然車上機的資料讀取角度有一定的容忍範圍,但是,仍然希望用戶使用原本配備的機座,不要自己用手機座,或其他物品取代,否則一旦角度偏差,無法扣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