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央行升息後勢受油價影響 靈活運用貨幣工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二十三日電)紐約油價收盤漲破每桶75美元,間接影響國內油價和物價。中央銀行對油價變動密切觀察,學者專家認為,油價波及物價上漲,油價牽繫央行後勢升息次數,但為有效對抗通貨膨脹,央行貨幣工具除了升息,更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最近密集標售364天期定期存單,就是活用對利率更有直接影響力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雖然央行總裁彭淮南曾多次表示,台灣公債殖利率偏低,與台灣公債供給大於需求有關,但在連續七次升息後,眼見長期利率上漲空間有限,甚至十年公債低於日本成為世界最低,央行不得不祭出更有力辦法。

標售定期存單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讓央行帶動長天期利率上揚,實質利率也拉高,與此同時,國際油價飛漲,水電價等公用事業物價不排除今年內會調高,通貨膨脹的預期蔓延,央行的動作也預告六月再度升息的訊息。

至於央行升息何時漸入尾聲,有沒有可能升息到年底?這個問題恐怕央行現在也回答不出來,因為這還得觀察油價變化、氣候、台灣物價、下半年的經濟成長和美國升息的次數,央行才能進一步判斷。

央行經濟研究處處長施燕指出,根據國內各機構預測,油價上漲10%,會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 增加0.3到0.5個百分點,這次中油漲8%,低於10%,油價調整的時間在四月下旬,影響效果還會打折。

施燕也直言影響物價的因素仍具不確定性。她說,如果電價上漲超過中油這次調漲的8%,對CPI的影響應會再上去一點,但電價不知何時會調,幅度是多少,都是不確定性因素,央行也會持續注意。

不過,中油上週調漲油價,電價也蠢蠢欲動,這讓人想起彭淮南在三月理監事會議後幾天,特別向媒體重申,貨幣政策與中性立場還有距離。這顯示六月升息可以期待,但民間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發酵,讓人不禁要問:央行升息幅度會不會擴大到一碼?甚至要不要召開臨時理監事會?

這個問題,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表示,油價、電價上漲問題,央行當初早就考慮在內,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曾超過3%,央行都沒有召開過臨時理監事會議,仍按部就班,維持一致性的穩健升息步調,每次升息半碼。

他進一步指出,央行最近標售定期存單,公債利率走高,不見得要依賴重貼現率調升一碼的強度去影響利率,更何況發行定存單是央行貨幣工具之一,也是影響市場利率最直接工具。鄭貞茂認為,六月還是以升息半碼機率較高。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負研究員陳淼則指出,最近長期利率攀升,讓央行貨幣政策更有施展空間,因為過去央行調升重貼現率、定期存單等短天期利率,影響長期利率相當有限,現在長期公債利率拉高,央行調升短期利率更有空間,因此,升息幅度如何,與油價是否一直維持高水準有密切關係。

央行預定26日第四度標售364天期定期存單,由於額度調高至800億元,央行拉抬利率政策決心,相當明顯,金融市場預估,標出的利率大約1.76%到1.78%。但這樣的水準,一位債券業者認為,央行恐怕還會繼續再標售定存單,額度不排除再提高到1000億元,甚至規劃標售兩年期定期存單。

標售定存單為讓貨幣政策有效,不外乎拉高利率,以消弭通貨膨脹預期,讓實質利率不再低於日本,同時不致造成放款利率走揚,帶來企業貸款成本壓力,進而影響被高油價衝擊的經濟成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