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認清中共本質 方能化解台灣內部歧見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羽良/特稿) 藍藍的天空,綠色的大地,造物者經心調和的色彩原是如此和諧與美麗,然而今日的寶島臺灣人民卻被分為藍綠吵不休,立委林為洲呼籲全民理性些並回歸中立,或許是大家都可思考的方向。

台灣人民被分化而內耗,多數並未將中共所扮演的角色考慮在內。事實上,當台灣內部爭爭鬥鬥時,中共暗地裡正為自己的離間與分化策略成功而鼓掌叫好。

中共圖謀台灣的策略

拉攏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向來是中共最擅長的事,對付台灣,它可以想出千百個「木馬屠城計」來解決。例如先將沿海城市開發成經濟特區,然後用13億的人海戰術讓你相信那裡有廣大的市場,吸引台商一個個赴大陸投資後,再關起門來玩你,讓你資金進得來回不去,漸進式的斬斷你的經濟命脈。

同時再用各種管道滲透媒體在島內操作議題,製造仇恨,讓你藍綠之間鬥得焦頭爛額無暇他顧、正好像那大人打架小孩遭殃一般,整個台灣民心士氣因此動蕩不安。

二二八事件解密後,就可發現台灣一些重要爭議事件,背後似乎都有雙若隱若現的紅色「黑手」;在澳洲成功獲得政治庇護的中共駐澳一等秘書陳用林也揭露中共利用特務與海外媒體遂行其政治陰謀的真相。不管中共如何偽裝和欺騙,中共想併吞赤化台灣的野心是從未改變,但台灣人您看清楚了嗎?

邪黨雖惡 天祐良善

就像前中共國安人員郝鳳軍在新竹科學園區舉辦的一場演講中所提,他說:「台灣的人民都太善良而真誠了」。他的意思是,正因為太真誠善良才容易受中共的謊言所迷惑,誤將中共所謂的改革開放與民族情感,當做留在沙灘上的特洛伊木馬。

但台灣也幸好還保有這份真誠與善良,才能續受老天爺的守護,讓萬惡的中共即將自食惡果,面臨善惡有報的天理審判。歷史上從明朝劉伯溫以及一些西方預言都講到,中共即將毀於瘟疫(推測應該就是禽流感)天懲的命運,三國諸葛亮更預言中共將在2006年走向衰亡。

縱使您不太相信善惡有報因果論,您也該聽說中共的邪惡與殘暴,在被大紀元時報2004年底的「九評共產黨」社論詳細揭露後,至今已引發了近千萬大陸人民的退黨大潮,暴政必亡從來就是歷史的鐵律。

走出爭議聲援中國人民退黨

藍綠惡鬥所導致的國政空轉早已讓有識之士憂心,更令台灣民眾同感厭惡,多少人民因經濟停滯不前,陷於卡債的風暴難以自拔;多少人民因治安惡化、子女教育與老人安養問題而愁眉不展,政治人物承擔全民的負托與重任,能不為民生與經濟等當前迫切議題,拋開既有成見共同努力,還要繼續沈淪嗎?

事實上,台灣人民內部的歧見,一切都是中共搞的鬼,沒有了中共這個政權,一個自由民主的新中國將建立,到時想當什麼人都可自由選擇,也可憑自由意志不受威脅選擇自己心儀的天地,得個滿心歡喜的圓滿大結局。

前蘇聯在歷經四百多萬的退黨潮後已經冰消瓦解,正邁向千萬退黨潮的中共必也將步上前蘇聯老大哥的後塵,成為歷史上一個最不堪回首的記憶。

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我們所能做的反制中共統戰與分化計謀的最好策略,就是人人讀「九評共產黨」來瞭解惡黨的本質使其分化與離間的陰謀詭計不再得逞;人人傳「九評共產黨」來鼓勵大陸中國人勇於退出邪黨加速其和平解體。

——————————

立委林為洲 呼籲全民回歸中立

【大紀元記者張羽良/新竹報導】前民進黨立委林為洲7日在新竹家鄉發表一篇名為《林為洲看林為洲現象》的公開信。請大家不要把焦點放在他個人身上,而要重視他提出理念,也就是全民回歸中立、節制政黨權力。

他說,他原認為退出政黨是應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卻沒料到會在社會中引起廣泛的討論。

他表示,在台灣要不藍不綠真的很困難;很多人討厭非藍即綠的思維,他們想跳出藍綠對立的深淵,卻又對跳出的人無情地射箭。

但慶幸的是,仍有許多人願意認同『全民中立、節制政黨權力』的理念,他們願意克制自己原來的藍綠制約衝動,學習從台灣整體利益思考,同時也願意檢討修正自己可能帶有偏見或色彩,接受別人可能的善意。

他說,為數不少的人民都希望能停止藍綠惡鬥。可惜的是,藍綠政治人物以及媒體卻刻意忽略了這一大群人的心聲,同時帶給台灣人非友即敵的「政黨被害妄想症」。

林為洲舉例說,一宣佈退黨,立刻有藍色媒體評論民進黨即將發生「沈船效應」,引發不少綠軍支持者打電話至其服務處抗議,泛藍民眾則大表讚許;隔日召開退黨記者會,批評馬主席替台東縣長候選人鄺麗貞輔選,是「只有立場沒有是非」的作為,此時親綠媒體便大肆報導,湧入服務處的電話也立即藍綠變色。

不過讓林為州感到可喜的是,除了非藍即綠的舊思維,更多反對藍綠對立的聲音正逐漸浮現。他的「Sorry政黨」部落格三天內就湧入超過三千位網友,很大部分表達了贊同全民中立的看法。

他說,當媒體還在討論究竟是馬得分還是扁得分時,大部分的民眾早已不在乎這些,他們在乎的是究竟什麼主張才能讓台灣得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