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總統訪利比亞 俄媒關注

人氣 14

【大紀元5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十二日專電)俄國「獨立報」(Nazavisimaya)今天報導有關陳水扁總統訪問利比亞,新聞主標題:格達費挑戰北京,副題為:台灣領導人於利比亞洽談開設貿易代表處及能源合作業務。 

「獨立報」記者Skosyrev在文中報導,台灣總統陳水扁結束拉丁美洲訪問行程後,於五月十日出人意料地前往利比亞。據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陳水扁會晤格達費上校家族成員,就台灣在利比亞開設貿易代表處及雙方能源合作等議題進行會談。從雙方高層官員的談話中,無法得知陳水扁是否見到格達費本人。

不論如何,格達費敢於向台灣示好,不怕引起北京的憤怒,這樣的事實具有某種意義。格達費三年前還被美國視為恐怖主義資助者,和伊拉克前總統海珊歸在同一類,但利比亞革命領袖和伊拉克獨裁者的差別在於:格達費理解到弱不能勝強的道理,因此決定離開原來的反西方軍事陣營,放棄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

利比亞改變路線的作法為自身帶來好處,利比亞與英國及若干歐盟國家復交,西方企業也重回北非地區開採石油。走出國際孤立後,格達費可以有更大的獨立揮灑空間,不再仰人鼻息,依賴前蘇聯國家或中國。

文中指出,台灣總統的每一次海外出訪都被北京視為意圖爭取外交承認,進而強化實際上獨立的地位。中國對敢於接待陳總統的國家施以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但利比亞並沒有被壓力嚇壞。目前世界上有二十五個國家和台灣有外交關係,包括陳總統此行訪問的巴拉圭及哥斯大黎加。

陳總統出訪前原本預計依往例,過境美國本土的紐約或舊金山,但美國僅同意在阿拉斯加停留,遭陳總統以有損國家尊嚴為由拒絕。台灣外交部長黃志芳表示:「中國利用國際舞台的複雜性,打壓台灣。」他認為,美國因為必須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獲得中國在伊朗問題的支持,而在此一事件上讓步。

當各方指責美國政府不尊重台灣總統時,美國國務助卿左里克被迫在國會承擔壓力。從左里克發表的聲明中可以看出:美國正在進行一場複雜的遊戲,必須預防台灣海峽局勢惡化。中國揚言:若台灣宣布獨立,中國將發動戰爭。

相關新聞
美國務院:美與利比亞關係已急遽改變
外交部:陳總統過境印尼  事前經妥善協調
就陳水扁在巴淡參訪 印尼外交部表態
第一家庭告李全教誹謗案 聲請記者作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