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戴克拉克:盼台灣內部找到對話的窗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十三日電)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今天上午與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對談時表示,要解決衝突必須面對事實,但不能把矛頭指向別人,而必須看見自己的缺失;台灣要解決內部歧見,必須找到對話的窗口,進而建立共識與共同的價值觀。

戴克拉克是應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施明德講座邀請來台訪問,上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廳以「和解:南非經驗、台灣願景」為主題與施明德對談,並由前監察院長錢復擔任引言人。

戴克拉克從南非的殖民歷史,談到種族隔離政策、一九八零年代初期的南非國民黨分裂,以及後來他擔任總統後,決定釋放當時還在坐牢的黑人領袖曼德拉,並進一步促進種族和解。

施明德也從台灣的殖民歷史一路講來,並認為現今的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的主權是兩蔣政權創造的,而現在的台灣內部,仍有政治的歧見與族群對立。施明德很好奇,戴克拉克曾是種族隔離主義者,擔任總統後,為什麼不擔心失去權力、支持者,甚至生命,而選擇釋放曼德拉,促進和解。

戴克拉克說,南非當時受到國際孤立,他了解,如果繼續實施種族隔離制度,將只會延續錯誤,選擇和解並不是一夕之間想通,而是有進程的,他只是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

他說,唯有寬恕能化解紛爭,但寬恕只是開始,並不代表雙方不斷互相擁抱;曼德拉剛被釋放的第一天,就發表了火力十足的尖銳言論,也並沒有向南非政府釋出善意,他與曼德拉的對談中,常有緊張氣氛,也曾發生憤怒掛斷電話的情況。

對台灣內部的對立,戴克拉克希望,唯有對話,才能從根本改變,台灣必須找到互相對話的窗口,就算一開始只是互相叫囂,也能是對話的起頭,進而建立共識與共同價值觀。

施明德說,他坐了二十五年黑牢,但最後選擇寬恕,如果不是在民進黨主席任內提出大和解,現在還應該「像神主牌一樣」被供在民進黨內;在台灣依舊存在朝野謾罵的氣氛下,希望戴克拉克今、明兩天陸續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及陳水扁總統會面時,可以「送他們幾句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