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一百個常識(23)

陳破空: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源是甚麼?

陳破空

人氣 10
標籤: ,

【大紀元5月14日訊】近代中國落後,根源何在?中共官方教材將其歸結為「西方列強的掠奪和欺凌」。固然,在十九世紀,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害,給中國人民帶來某種程度的損害。然而,這一外部影響,不可能成為中國落後的決定因素。因為,其他亞洲國家,同期也有類似遭遇,比如日本。

十九世紀末,日本開展「明治維新」,由於皇權的開明和支持,變法(即「政改」)成功,日本實現君主立憲,建立國會,實行選舉,結束閉關鎖國,跨入現代國家行列。同一時期,中國開展「戊戌變法」,卻由於皇權中的保守派(慈禧太后等人)的干預和壓制,變法(即「政改」)失敗,中國繼續淪陷於封建專制泥潭,僅保持經濟改革(即「洋務運動」)。

有人說,「落後就要挨打」,中日對比,又是一個反證。滿清經「洋務運動」,國力大增,所建海軍(北洋水師),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然而,在隨後進行的「甲午海戰」中,中國海軍同相對弱小的日本海軍決戰,竟致全軍覆沒。船堅炮利(硬件)何益?只要制度與人心(軟件)未改,表面上的富強,不過是貧弱的面具。

中國人民渴望繁榮和富強,但歷史的警訊卻一再告誡國人:繁榮和富強,未必救中國。繁榮和富強,是救國的必要條件,卻絕非充分條件。畢竟,歷史上,從「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到「康乾之治」,中國的繁榮和富強不止一次,但終因未能建立有效的政治監督與制衡機制,沒有先進的制度和煥發的人心,一時的繁榮和富強,都化作過眼雲煙。

顯然,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源,不在於外部,而在於內部。在於陳舊的制度,在於政府的昏庸和官場的腐敗。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進一步拉大,根源更在內部:中共厲行獨裁,煽動政治狂熱,製造紅色恐怖,荒廢建設,破壞生產,使中國之落後,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

如今的中共,繼續重複晚清的老路:高唱「經濟改革」,拒絕「政治改革」。儘管也製造了表面上的「繁榮」,但是,制度糜爛,官場腐敗,人心墮落,道德淪喪,與晚清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精神等綜合指標而言,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依然如「龜兔賽跑」,繼續落後。@(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澳移民部醞釀入澳籍要通過考試評估
中國社會生存的必備常識(三)
全美中華文化常識比賽八月舉行
【圖片新聞】2006紐約青少年中華文化常識問答比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