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綠營高市長人選爭議 挑動派系敏感神經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顧恆湛台北二十四日電)高雄市長選舉提名,民進黨中央決定推動民調協調方式,引發黨內新潮流系及謝系立委交鋒,派系敏感神經隱約被挑動,後續黨中央對高雄市長初選的處理方式,不但連動台北市長人選,也攸關黨內派系團結,考驗民進黨的智慧。

民進黨的派系之爭,從黨外時期的公政會和編聯會,到創黨初期的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系,即有著議會公職路線與群眾街頭路線之爭。

後來美麗島系逐漸式微,以總統陳水扁及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為首的正義連線及福利國連線取而代之,與新潮流系並列為民進黨的三股主要勢力。

觀察民進黨的發展過程,派系的競逐與分分合合扮演著重要角色,民進黨每遇重大的路線分歧或決議,派系角力往往扮演關鍵角色,派系的「衝突、妥協、進步」帶動民進黨一波波的變革與轉型,而派系投入選舉的結果,更帶動黨內勢力的消長,使派系產生不同的量變與質變。

這次民進黨北高市長人選風波不斷,自然不乏派系角力運作痕跡。

台北市方面,黨內力拱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的聲音不斷,黨中央強力運作下,初選出現無人登記局面,但謝長廷始終不願鬆口。

高雄市選情更是複雜,目前有新潮流系力挺的前勞委會主委陳菊及謝系人馬立委管碧玲登記初選,雖陳菊佈局已久,但一直得不到謝長廷系統的認同,謝系一再強調陳菊在高捷泰勞案的爭議,力拱高市代理市長葉菊蘭參選。

至於這場初選爭議引發的派系角力,結果可用峰迴路轉形容。

黨中央原先似乎認同「北謝南葉」的主張,積極介入推動民調協調取代初選方式,把兩位候選人陳菊、管碧玲和高雄市代理市長葉菊蘭,都列為民調人選,但陳菊陣營反彈,新潮流更重話說出,若破壞民主機制,民進黨一定崩解。

面對緊繃情勢,民進黨中央今天決定回歸初選制度,會後,謝長廷陣營對黨的集體決策表達﹁遺憾但尊重﹂的立場。表面上,初選爭議似乎告一段落,但對黨中央來說,又得回過頭考量謝系感受與選戰整合等難題。

具體來看,民進黨必須嚴肅面對台北市長人選的問題,如果謝長廷拒絕出馬,當初力勸前立委沈富雄不要登記初選的黨中央,又該如何面對首都選戰?高雄市初選後,謝系與新潮流是否真能團結一致對外,考驗黨中央的協調能力和智慧。

民進黨內派系問題,不是只在這次北高市長初選爭議引發,但執政黨必須省思,過去派系競爭,促使民進黨向上提升的力量,是否真的質變了?面對明年的立委與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民進黨能否承受派系競爭的衝擊?一葉知秋,黨中央不得不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