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廣林牧談中國教育的幾大問題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希望之聲記者蔡紅、齊月報導)中國教育問題之嚴重,已經不言而喻。國家審計署日前發布公告,公布了18所部屬高校2003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審計發現,高校在財務收支和收費等方面存在違規和不規范收費等問題。對此,本台記者采訪了山東大學教授孫文廣先生和前胡耀邦秘書林牧先生,林牧認為:對于中國的學校教育,不僅要解決“上學貴、上學難”的問題,而且要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尤其是要改革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連接收聽

孫文廣表示:中國的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學費很高。比如說,一個大學生,他現在每年的學費要6、7千塊,當然不同的系、科都不一樣,那么除了這個以外呢還要吃飯,還要買書。家庭在教育的投入,占他的收入的比例就很大了。有的家庭呢,特別是農村,就很難解決一個大學生的生活問題。一個大學生一年的費用往往一個農民要几年不吃不喝收入的錢才能夠供一個大學生。所以這個教育問題呢這就擺在面前了,就是學費太高,理科的就更高一些。

林牧認為:中國政府預算中的教育經費只占教育總經費的百分之五十三,余下的百分之四十七要靠學生交費和其他來源解決。据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將大中小學平均計算,一個學生的學雜費支出占家庭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除了飲食費用以外,就要數教育費最高了。林牧認為目前教育方面有三大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由于有些政府的領導人提出教育產業化,這個負面的影響很大。各級學校學費、雜費不斷的攀升。義務教育的小學生每人收費也要几百塊,中學那就更高了。

林牧繼續說道:現在,學校亂收費花樣百出,普遍而合法化的是重點中小學的擇校費、贊助費,還有故意把錄取分數線提得很高,讓分數不夠的學生交差分費,差分越多,收費越高。据北京理工大學楊東平課題組在十個城市、四十個重點中學調查,有五分一的學生是通過交贊助費和擇校費進高中的。

孫文廣表示:教育產業化是錯誤的, 產業化有很大的弊端,產業化它講盈利,講多增加收入從這個角度考慮。在這种情況下,它變化各种方法來增加學生的負擔。再一個也是為了給學校的干部、教師發獎金。現在有的學校的獎金發得相當的不少了,有的學校作為干部來講它是將一級崗、二級崗、三級崗。一級崗就是校長副校長党委書記副書記這就是一級崗了,還有院長,各個學院的正副院長,一級崗呢一年呢要拿五万塊錢,二級崗四万,三級崗是三万。這些錢怎么來呢?它就要從學生身上來打主意。產業化以后,因為有的高等院校它壟斷了一些資源了,象有的高等院校是重點大學,那么它有聲望學生都愿意來考,將來分配工作好一點。那么它就提高收費的標准,另外它還有辦各种培訓班,招研究生,它也不是嚴格的控制數量,質量,那就是賺錢為主。老師也是這樣,他是(關心)怎么樣的創收,多講課,多辦班,所以這樣的話呢就影響教育的質量。

林牧說道:中國政府預算中的教育經費只占教育總經費的百分之五十三,余下的百分之四十七要靠學生交費和其他來源解決。普通學校的大學生大概每年的開支在一万以上。那特殊專業就在几万了。有一位專家曾經計算過,根据他的計算,現在中國的大學收費是世界上最高的,他是按照現有GDP,人民的收入來計算的。全世界大學收費最高的是日本,他的收費要折算成人民幣每個學生大概是11万,但是日本的GDP是3万多美元,中國的GDP現在才1200美元,所以安收入水平來計算的化,中國大學生比日本大學生開支要高兩倍半,按照這個計算的化中國的大學是世界上收費最高的。

孫文廣表示:政府應該提供比較充足的教育經費,這几年教育經費要提高到占GDP的百分之四,后來呢到去年和前年,都降到百分之三,上頭的經費少了,也逼著學校呢去搞一些產業化的東西。我覺得這個教育經費很重要,既然訂一個百分之四,就要達到這個數,比這個數更高才對,現在沒達到,學校只能用各种辦法去搞產業化呀,搞創收啊,辦一些班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經費。現在有些學校經費不足啊,就找銀行去貸款,到銀行貸款。山東大學呢它的貸款是十几個億吧,不是山東大學一個學校了,還有很多其他的學校比山東大學的貸款還要多,這是一個危机,是吧。貸了款它總要還吧,政府要不給錢的話,那它就再辦班呀,再想辦法創收,搞一些產業。

林牧認為教育方面的第二大問題是:教育不公加劇社會不公。這种社會不公的代際繼承,如果繼續發展,就會形成富貴被壟斷,貧窮被世襲,社會貧富狀況凝固化、結构化,未來社會就面臨解體的威脅。低收入人群的子弟更難有受教育的机會,因為他們交不起費用。農民和城市的民工,還有城市里邊的低保戶他們的學生是交不起費上不起學的。這樣就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因為受教育是使低層次的人群向主流社會上升的一种途徑。他們自己生活窮困,所以希望他的子女能夠通過受教育提高他的社會層次,進入主流社會。但是,越窮的人,子女越不能受教育。所以今后是窮的人永遠是窮,不僅個人窮,他的子女也窮。還有一個教育不公就是地區之間的不公,因為教育經費一部分是由地方財政支出的。比如說上海的教育經費過去比河南省要高出10倍,現在据說這個差距已經達到50倍了。這個問題將來會影響子孫后代的。

据成都、重慶、西安有關部門調查,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低保人員認為:“靠個人努力不能改變生活狀況”。重慶主城九區共容納農民工一百四十万人,本人及其子女融入城市主流社會的人不到百分之五。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父子兩代都是“棒棒客”或者擦皮鞋,擺地攤。据成都市調查,在公務員隊伍中,父母是農民工的比例僅占百分之二點八,父母是普通職工的占百分之二十六。

林牧認為教育方面存在的第三大問題是: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僵化落后。近代史學專家袁偉時教授的文章《現代化与歷史教科書》,引起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的干涉和壓制。其實,袁先生只是開了一個頭。据我初步翻閱,中學歷史教材中的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中學的語文教材,都存在不少意識形態的偏見,政治課更不用說了。這樣就會給青少年傳授許多不真實、不正确的知識和觀念。人文方面的教材中,語文教材和歷史課教材,我研究過它們的內容,在歷史課教材在近代史、古代史、世界史方面還有語文教材方面,意識形態的偏見很大。所以對學生灌輸了一些不正确的,甚至不符合歷史的知識,也就是說毒害了學生。

孫文廣表示:教育應該是給學生傳輸一些科學的、确實是被證明是屬于真理性的東西,一些理科的很多課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它都是經過多少年上百年的考驗這樣的一些課,象物理、數學、化學等。現在大學里還有一种課呢,我覺得就是問題很大了,你必說有一些必修課,《毛澤東思想概論》,它這是一門必修課呀,學生必須要修的,買書,上課。它這門課的內容呢,就完全是灌輸一些沒有用的,甚至是一些違反科學的一些東西,為了灌輸一些共產主義的思想,為了灌輸一些讓人家相信共產党是光榮偉大正确,毛澤東是多么偉大,灌輸這些思想,其中有很多東西是謬誤的東西。你比如還有一個可叫做《鄧小平理論》,還有一個課就是結合在一起的《三個代表》,那么類似的這些課呢我以前曾經寫過文章呢,這些課是應該從大學的必修課里取消的,你為什么給大學生灌輸那樣一些不但是沒有用,有些還是有害的,比如階級斗爭的思想,對歷史的講述呢有些是歪曲的了。在課堂里面來灌輸這些思想,拿到一些不真實的、虛假的,來向學生灌輸,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孫文廣繼續說道:在高等學校里有人浮于事的情況,有一些行政工作人員呢,特別是党務工作人員,党團的專職干部,一大批呀,党委書記副書記,還有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這些人它占了很大一部分開銷,納入開支,本來經費就少,還要給党委、團委、工會、政治輔導員給他們開銷,那這套東西在海外是沒有的了,作為一個党組織在學校里頭你還拿這個工資,從這個教育經費里給你開支,那這樣本身就更占有上面的資金了,造成更大的高等學校的負擔。

林牧認為產生教育問題的所有根源是:一個是現在中國貧富差距很大。今后就可能發生“工之子常為工,農之子恒為農。”另一個是政府在教育改革中沒有把教育事業當做是一种公民權利、是一种社會福利,而不是一种盈利的事業,他們的改革是著眼于國家利益》第三個原因。政治環境,文化環境都不寬松,都是一种強制的、專制的環境。

孫文廣表示:共產党它這個教育呢,它要牢牢掌握的一個領域了,用這個意識形態呀,共產党的意識形態來向學生灌輸。派党的領導干部到這個學校里邊去呢。所以在這方面它存在著恐懼,要壟斷教育。現在大學的制度是党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就是共產党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你每個學校都設立各党委了,最主要的領導人,就是一號領導人是党委書記呀!党委書記下面呢才是校長,所以這樣的辦學呢就受很多的限制。那么你辦一個私立大學是不是還是一個党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呢。所以根本體制不改的話,那么教育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孫文廣認為: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從體制上去改變,才能真正培養出有道德,有科學頭腦的新一代的大學生出來。應該廢除党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根本體制,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有數量最龐大的剩余勞動力,人口負擔將是長期困繞中國的社會問題和沉重負擔。中國同時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數量最多的國家,十五歲以上人口中,有一億八千万名文盲或半文盲,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點八八。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教育是塑造人力資源的主要渠道,中國教育正在大規模地破坏中國的人力資源。只有徹底改觀中國教育現狀,才能真正將中國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中國的發展才會有希望,否則中國經濟与社會發展的泡沫早晚有一天會破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調查指中國學生胖而無力 體質轉差
專家擔心中國下一代比日本人肥胖又矮
中國大學生四年花費  貧困縣農民要賺35年
中國無合格學歷教師達31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