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調整外貿談判機制將設立貿易代表辦公室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七日專電)據了解,台灣對外貿易談判機制將有重大調整,將仿傚美國「貿易代表署」,以任務編組方式設立「貿易代表辦公室」,統籌多邊貿易與自由貿易協定 (FTA)的諮商、談判。

貿易代表辦公室將確立對外貿易談判的「主談人」制度,由台灣經濟部政務次長陳瑞隆擔任「總主談人」,駐美代表處經濟組長梁國新為副總主談人,再根據農業、工業產品、服務業、規則、爭端解決、發展等議題,指派分組主談人。

台灣參與世界貿易組織 (WTO)杜哈談判後,就有建立主談人制度的概念,於去年開始積極推動。據指出,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於六月成立運作,各分組主談人也已確定。

貿易代表辦公室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將是,如何投入已進入最後關鍵階段的杜哈談判。在誤失四月三十日的期限後,WTO會員國必須在六、七月完成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NAMA)的「談判模式(MODALITY)」,否則整個回合談判可能被迫暫時凍結。

因此,在未來兩個月,杜哈談判必須要有所突破,以免面臨失敗的命運。而台灣的貿易代表辦公室成立之初,需要轉型期,同時尋找出最有效運作模式,很可能錯失有效參與杜哈談判的機會。

雖然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職掌不僅限於杜哈談判,涵蓋所有多邊貿易事務及FTA,但杜哈談判顯然是累積實務經驗、建立運作模式及檢驗的最理想機會。事實上,貿易代表辦公室的編組也是根據杜哈談判議題而來。

目前台灣參與杜哈談判依據議題由各部會負責,國貿局局長負責工作階層協調,行政院階層則有跨部會的策略小組,實際談判則由主管部會及駐WTO代表團進行。但在執行階段,出席談判的台北官員並不固定,與主要會員國的工作模式有相當差異。

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可發揮統合力量,主談人制度更可使第一線的實際談判更為積極、有效。

駐WTO代表團官員對於成立貿易代表辦公室不願作任何評論,他們表示,這完全是台北的決策與作業,代表團並未參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