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美國組小北約牽制中國 中國也圖突圍

標籤: ,

【大紀元5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九日專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所研究主任鄭永年專文指出,美國試圖以美日安保條約為基礎,建立屬於亞洲的「小北約」來牽制中國,但中國也成功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東協高峰會」等來突破圍堵。這種針對第三方的區域或國際聯盟,都會導致雙方受害。

文章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美國開始謀求新的制度機制或區域聯盟來應付中國。在亞太地區,美國開始以美日聯盟為核心,透過深化對印度、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關係,來加強對中國的制約。

文章說,美國甚至試圖透過加強跨大西洋合作,利用北約牽制中國。在北約完成制約俄國的戰略後,美國和一些歐盟國家希望北約也在亞太地區扮演重要角色。

美國的做法是,在亞太地區建立一個以美日安保條約為核心,包括澳洲和紐西蘭等國在內的一從屬於北約的亞洲「小北約」,這個「小北約」的直接對象就是中國。

中國也沒有無動於衷,文章指出,中國和周邊國家已經成功組織了沒有美國參與的「上海合作組織」和「東亞高峰會」等,中國的經濟崛起也成功促成中國和周邊國家間的高度經濟整合。

因此,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今天,中國經濟圈的這些國家,已經沒有可能選擇美國,或者完全選擇美國,或者完全選擇中國。

文章說,這代表美國要結成像後冷戰時期那樣針對第三方的政治軍事聯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當然,這對中國也是一樣。

文章認為,任何針對第三方的區域或國際聯盟,都會製造出國際政治上典型的「安全困境」,即一方的安全就是另一方的不安全,如果讓這個「安全困境」主導中美關係發展,到最後雙方都會成為受害者。

文章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前,中國方面有人把此行定位為「定性之旅」。美國方面,去年就在「對中政策」提出「利益共享者(stakeholder)」的慨念,概念提出後,中國也加以認同,並做出正面回應,希望雙方能朝這個概念方向前進,深化彼此關係,胡錦濤訪美基本上是沿著這個概念來建構的。

但文章指出,「利益共享者」的概念,由於中、美雙方解讀不同,仍有「對誰負責」的核心分歧;因為美國希望中國能對美國、西方負責,尤其是知識產權、人權政治、伊朗和北韓核武問題等西方建立的國際政經體系負責,但中國則有自己的定義。

文章指出,既然中美在經濟上的整合已為雙方互動創造一良好基礎,雙方就應在此基礎上努力培養政治上,甚至軍事上的互信,只有當雙方能找到建立遏止和解決潛在衝突的制度機制時,中、美關係的性質才有可能界定。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支未好好訓練的百萬雄兵
李家同:兩岸競爭,別輸了國際觀和創意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李家同:兇殺案是大環境必然的結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