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美国组小北约牵制中国 中国也图突围

标签: ,

【大纪元5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康世人新加坡九日专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刊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郑永年专文指出,美国试图以美日安保条约为基础,建立属于亚洲的“小北约”来牵制中国,但中国也成功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高峰会”等来突破围堵。这种针对第三方的区域或国际联盟,都会导致双方受害。

文章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开始谋求新的制度机制或区域联盟来应付中国。在亚太地区,美国开始以美日联盟为核心,透过深化对印度、越南等中国周边国家关系,来加强对中国的制约。

文章说,美国甚至试图透过加强跨大西洋合作,利用北约牵制中国。在北约完成制约俄国的战略后,美国和一些欧盟国家希望北约也在亚太地区扮演重要角色。

美国的做法是,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以美日安保条约为核心,包括澳洲和纽西兰等国在内的一从属于北约的亚洲“小北约”,这个“小北约”的直接对象就是中国。

中国也没有无动于衷,文章指出,中国和周边国家已经成功组织了没有美国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和“东亚高峰会”等,中国的经济崛起也成功促成中国和周边国家间的高度经济整合。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圈的这些国家,已经没有可能选择美国,或者完全选择美国,或者完全选择中国。

文章说,这代表美国要结成像后冷战时期那样针对第三方的政治军事联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当然,这对中国也是一样。

文章认为,任何针对第三方的区域或国际联盟,都会制造出国际政治上典型的“安全困境”,即一方的安全就是另一方的不安全,如果让这个“安全困境”主导中美关系发展,到最后双方都会成为受害者。

文章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前,中国方面有人把此行定位为“定性之旅”。美国方面,去年就在“对中政策”提出“利益共享者(stakeholder)”的慨念,概念提出后,中国也加以认同,并做出正面回应,希望双方能朝这个概念方向前进,深化彼此关系,胡锦涛访美基本上是沿着这个概念来建构的。

但文章指出,“利益共享者”的概念,由于中、美双方解读不同,仍有“对谁负责”的核心分歧;因为美国希望中国能对美国、西方负责,尤其是知识产权、人权政治、伊朗和北韩核武问题等西方建立的国际政经体系负责,但中国则有自己的定义。

文章指出,既然中美在经济上的整合已为双方互动创造一良好基础,双方就应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政治上,甚至军事上的互信,只有当双方能找到建立遏止和解决潜在冲突的制度机制时,中、美关系的性质才有可能界定。

相关新闻
李家同:一支未好好训练的百万雄兵
李家同:两岸竞争,别输了国际观和创意
李家同:一定要重视机械和化工产业
李家同:凶杀案是大环境必然的结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