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民間信仰 老外如數家珍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在燒王船、乩童起乩、八家將等宗教儀式的場合,常可看到一位老外穿梭拍照、做筆記;他可不是觀光客,而是對台灣民間信仰如數家珍的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康豹(見圖,記者郭怡君攝 ),還曾經為「台灣的王爺信仰」撰寫專書。

「外國人研究台灣宗教,常比本國學者方便,道士和乩童不擔心你的研究是否要搶他們的飯碗,有些人還覺得外國人來研究自己的廟,『很有面子』,特別友善。」康豹說。

與東港王爺同日生

原想研究歐洲宗教史的康豹,就讀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時,聽到中國近代史權威教授史景遷的講課,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大二暑假來台學中文。攻讀美國普林斯頓東亞系博士時,結識從台灣到普林斯頓進修的女友,成了台灣女婿,已在台定居15年。

康豹的家庭宛如宗教聯合國,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基督徒、太太信佛,「我自己信『睡覺』!」康豹說。他相信有某種上帝的存在,但沒有固定執著的宗教信仰,在東港研究王爺信仰,意外發現東港王爺該年的農曆生日和他的國曆生日同一天,讓他覺得跟台灣宗教很有緣。

康豹說,「王爺」是一種尊稱,不是一個神,台灣有132個姓氏有相對應的王爺,來源可粗分為瘟神、厲鬼和英雄崇拜。

康豹表示,台灣信仰別具特色,許多宗教儀式常常動員成大型的社區活動,而且非常開放,有些儀式甚至發展成為社區體育活動。

台灣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林美容分析,台灣民俗宗教是群體性的信仰,給予個人宗教信仰很大的自由。此外,台灣開發過程歷經許多困難,民眾尋求神明力量作為心靈寄託,是各種宗教都能在台灣發展起來的主因。

對台灣宗教信仰有興趣的人,不妨留意7月28日登場的國科會科學季「多樣性台灣」展覽,活動設計了能與觀眾互動的宗教年曆桌,並依季節展示媽祖生日、浴佛節、阿美族豐年祭等36個重要宗教慶典。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