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鎖禁忌 六四平反遙遙無期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銘坤台北特稿)一九八九年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民主運動以流血鎮壓收場,至今已經十七年,但相關禁忌並未因中共當時領導人逝去或年代久遠而解除,每逢「六四」週年,中共仍然軟禁、監視「六四」相關異議人士或家屬,壓制「六四」的聲音。

兒子死於「六四」事件,長年爭取平反「六四」的「天安門母親」負責人丁子霖說,每年接近六月四日,中國安全局的人就會通知她和丈夫要待在家裡,除了看病或買生活必需品,都不許外出。

去年是六月二日開始軟禁,今年從五月三十日起,安全局就派人在門外守著。

「天安門母親」今年繼續在「六四」前夕發表公開信,要求中國政府重新評價這一歷史事件,並向死難者做出賠償。中國大陸像丁子霖這樣不惜代價,即便被折磨得病痛纏身,還要為「六四」討公道的人已經很少了。

一名當年到天安門廣場參加民運人士,談到「六四」能不能平反的問題,直說「太遙遠了」。他也不願意多談任何「六四」的事情,認為中國不比台灣,什麼事都可以說,在中國對「六四」說多了,可能會被安全局盯上,對自己不好。

他說,當年好多朋友、同學被抓去關,後來氣氛緩和後才陸續放出來,一九九二年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南巡發表經濟改革重要講話,中國人的焦點都轉到怎麼賺錢,大家便慢慢忘掉「六四」的事情。

香港中國問題觀察家李風說,「去看看中國大陸北京、上海,都忙著在賺錢、做生意、炒樓,沒有人會去關心六四。現在只有台灣和香港還在講六四」。

一位中國大陸的學者也說,中國大陸的人關心的是身邊的事情,談政治的人少多了,二十年前的人會關注誰是改革派或保守派,現在的人「連中共有幾個常委都不知道」。

中國老百姓希望社會穩定,抓緊時機好好賺錢,早日脫離貧困的生活。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於是貼著百姓的心理,在未來五年的「十一五規劃」,強調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大談建設新農村、完善醫療、扶助貧困、促進就業。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背後,中國政治不但沒有更開放,一些跡象顯示有時可能更倒退。不但「六四」不能談,即令連中共中央已經正式否定的「文化大革命」,在四十年後的今天,也是禁止公開紀念追悔。

胡溫等中共第四代領導人,把前幾代領導人遺留的政治禁忌通通擺在一旁,儘量避免碰觸,淡化處理。中國社會也只存在零星的維權團體,完全沒有民間政治壓力團體,社會也缺乏政治動能。

等待「六四」平反,看起來是和等待中國大陸民主化一樣長路漫漫。

相關新聞
訪六四學生領袖之一周峰鎖
秦晉:八九民運十七週年紀念
六四斷想:去國十七年……
全球紀念六四事件17週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