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锁禁忌 六四平反遥遥无期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铭坤台北特稿)一九八九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民主运动以流血镇压收场,至今已经十七年,但相关禁忌并未因中共当时领导人逝去或年代久远而解除,每逢“六四”周年,中共仍然软禁、监视“六四”相关异议人士或家属,压制“六四”的声音。

儿子死于“六四”事件,长年争取平反“六四”的“天安门母亲”负责人丁子霖说,每年接近六月四日,中国安全局的人就会通知她和丈夫要待在家里,除了看病或买生活必需品,都不许外出。

去年是六月二日开始软禁,今年从五月三十日起,安全局就派人在门外守着。

“天安门母亲”今年继续在“六四”前夕发表公开信,要求中国政府重新评价这一历史事件,并向死难者做出赔偿。中国大陆像丁子霖这样不惜代价,即便被折磨得病痛缠身,还要为“六四”讨公道的人已经很少了。

一名当年到天安门广场参加民运人士,谈到“六四”能不能平反的问题,直说“太遥远了”。他也不愿意多谈任何“六四”的事情,认为中国不比台湾,什么事都可以说,在中国对“六四”说多了,可能会被安全局盯上,对自己不好。

他说,当年好多朋友、同学被抓去关,后来气氛缓和后才陆续放出来,一九九二年前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南巡发表经济改革重要讲话,中国人的焦点都转到怎么赚钱,大家便慢慢忘掉“六四”的事情。

香港中国问题观察家李风说,“去看看中国大陆北京、上海,都忙着在赚钱、做生意、炒楼,没有人会去关心六四。现在只有台湾和香港还在讲六四”。

一位中国大陆的学者也说,中国大陆的人关心的是身边的事情,谈政治的人少多了,二十年前的人会关注谁是改革派或保守派,现在的人“连中共有几个常委都不知道”。

中国老百姓希望社会稳定,抓紧时机好好赚钱,早日脱离贫困的生活。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于是贴着百姓的心理,在未来五年的“十一五规划”,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谈建设新农村、完善医疗、扶助贫困、促进就业。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背后,中国政治不但没有更开放,一些迹象显示有时可能更倒退。不但“六四”不能谈,即令连中共中央已经正式否定的“文化大革命”,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也是禁止公开纪念追悔。

胡温等中共第四代领导人,把前几代领导人遗留的政治禁忌通通摆在一旁,尽量避免碰触,淡化处理。中国社会也只存在零星的维权团体,完全没有民间政治压力团体,社会也缺乏政治动能。

等待“六四”平反,看起来是和等待中国大陆民主化一样长路漫漫。

相关新闻
访六四学生领袖之一周峰锁
秦晋:八九民运十七周年纪念
六四断想:去国十七年……
全球纪念六四事件17周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