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惡化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6月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光華2006年6月5日北京報導)在6月5號世界環境日的前夕,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在公佈的“中國生態保護”報告中表示,儘管中國政府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但是由於中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地區差異較大,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惡化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是“不讓旱地變成沙漠”。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星期一在為環境日發表的講話中指出,世界各地的貧窮、不可持久的土地管理方式和氣候變化正使旱地變為沙漠,荒漠化又加劇並導致貧窮。他還指出,旱地退化和對日益緊缺資源的爭奪可使各社區發生衝突。

沙塵暴從西刮到東

中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環境問題專家表示,中國的環境逐漸惡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比如大氣和水的污染都非常嚴重,還有草原沙化的問題。他說,生態遭到破壞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解決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 的事情。

這位專家說:“沙塵暴的問題簡直沒有辦法遏制。沙塵暴從中國的西部一直刮到東部,然後又刮到日本,刮到朝鮮,甚至刮到俄羅斯的遠東。好像現在沒有辦法遏制,但是這個是幾十年人為行為的後果,不是現在的行為後果。現在有人可以把責任推到過去,可是我想要是做甚麼事情,應該從現在做起。”

中國環保總局發表的報告指出,天然濕地大面積萎縮、消失、退化仍然很嚴重,化肥、農藥大量使用對農田生產、自然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沿海人口快速增長,經濟發展迅速,沿海灘塗、濕地生態破壞加劇,另外城市水資源短缺,農業和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突出。

能源需求加快環境惡化

不願透露姓名的環境問題專家表示,中國生態環境的破壞表現出來就是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比如大量濕地面積減少,使得很多地方一下暴雨就會發生水災。他說:“天然的蓄水設施已經不存在了。任何一個地方如果連日降雨的話,它就會多出來一些水。在原來的情況下,有很多自然的草坪、草甸或者是小的濕地,就把這些水吸收了。現在沒有這些地方了,所以很快就匯入江河。這樣呢,很快就發生洪水氾濫。”

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很大,為了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使用不潔淨能源也帶來了大量污染,造成了城市空氣和用水質量的嚴重惡化,威脅到人體健康,同時也造成農作物減產,森林退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副代表丁雅珊表示,聯合國的清潔能源項目在中國很有挑戰性,而能源又將逐漸成為實現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必要條件。丁雅珊指出,聯合國要和中國各地政府合作探討新的技術,政策和市場方式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設法用可再生能源來取代污染能源。

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丁雅珊說:“我們相信有一點是要理解經濟增長和環境治理之間的聯繫。在一片藍天下醒來不僅會讓一個人更有活力,而且我想健康狀況不好的狀況也會減少,同時生產力也會提高。”

中國國務院星期一發表的《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到2005)》白皮書指出,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集中出現,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資源相對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環境容量不足,逐漸成為中國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白皮書也指出,中國政府重視保護環境,將環境保護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戰略。

中國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對於如何減少對空氣和水的污染,如何維護生態環境及合理使用能源將是中國繼續面臨的環境保護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支未好好訓練的百萬雄兵
李家同:兇殺案是大環境必然的結果
【風雲人物】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
台灣駐日官員呼籲歐盟勿解除對中共軍售禁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