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孕期吃魚油 小心汞中毒

思佳

人氣: 6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7日訊】魚油丸是從魚的脂肪中提煉出來製成的膠囊,有效成分主要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多不飽和脂肪酸,這兩種成分一般是2︰1或接近2︰1的比例。另外,魚油丸還可能含有多氯聯苯、二口惡英、以及汞等有毒物質,只有經過嚴格處理才能去掉這些有害物質。

魚油中的雜質可能還包括EPA和DHA的變性產物。EPA和DHA分子中兩個碳原子之間靠「雙鍵」聯接。雙鍵對溫度和光照比較敏感,容易被氧化而變成比較穩定的 「單鍵」。僅一鍵之差,有效成分就變成了無效成分,花錢買來的也就不再是「腦黃金」,而只是包裝精美的「植物油」了。由於此類脂肪酸在化學上容易變性,許多廠家在魚油里加入維生素E,以防止、延緩營養成分的丟失。即使如此,購買時還是應注意產品的有效日期。

同時,魚油不是藥品、也不是健康食品,如果有魚油產品宣稱具有療效,例如抗癌、抗憂鬱症或老年癡呆等功能,都已經違反食品廣告法規。

魚類中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人體健康,但由於遭受環境污染、生物累積作用,使得魚體的重金屬含量問題普遍受到關注。其實,海魚含汞的現象最早出現在70年代初的日本。

因為日本化工廠不斷向海裡排放含汞的廢水,海水裡的汞被浮游生物消化後變成了有機汞,即甲基汞,小蝦把浮游生物吃掉後又將汞積累在自己的體內,然後小魚吃小蝦、大魚吃小魚,在這個食物鏈中,汞也在不斷地聚積。一般人誤以為深海魚污染少,其實不然,深海魚多屬中大型魚,在大量吃進小魚時,也把大量重金屬給吞下肚。等到了鯊魚之類大魚的體內,其毒性比原來高出幾十倍,而且這種甲基汞能順利通過人體的腦血屏障,直接破壞人的神經中樞。

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簡稱FDA)和美國環保署聯合發出通知,根據美國科學家的多年監測和研究,海洋魚類含有大量的甲基汞。通知中特別提到有些海洋魚類像鯊魚、鯖魚是不可以吃的,因為它們的汞含量要高於其他海洋魚類。雖然我們的餐桌上很少有這幾種魚,但令人擔心的是,深海魚製品已被我們越來越多地食用。尤其現在市面上的深海魚油品種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如果服用質量不達標的魚油,同樣會給健康帶來許多副作用,尤其是損害兒童的神經系統。所以專家建議兒童、孕婦應儘量少食用深海魚類,最好不吃魚油。

營養專家建議,每週吃三次、每次不超過一個手掌大的魚,還算在安全範圍內,不必過慮。不過,哺乳、懷孕的母親以及幼兒則必須格外小心,建議選擇體型小、生命週期短、食物鏈底層、淡水或養殖魚類,例如食用草魚、烏魚、鯛魚、鯽魚、鯉魚等,以避免污染。還可以每次向不同的魚販購買,不同的魚類輪流吃,儘量分散風險。吃魚時,可避開重金屬含量較高的皮、脂肪、内脏与鱼卵等部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