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胡溫關於公務員加薪的政治算盤

梁京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明知不得人心,胡錦濤斟酌再三,還是同意給公務員加薪了。不過,為了減小這次公務員加薪造成的負面影響,胡錦濤可沒少費心思。7月6日,新華社報導,胡錦濤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根據報導,這次座談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關於公務員的工資制度改革問題。顯然,公務員加薪就要出臺了。

朱熔基在自己任期的最後兩年,不顧國內收入差距急劇拉大,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嚴重不滿,連續給公務員大幅加薪,引起了許多批評。胡溫上臺後,不得不拖延兌現朱熔基的承諾。但是,全國官員對於加薪的壓力持續不斷,而且越來越大。尤其是去年大陸財政收入獲得空前的增長,繼續拖延公務員加薪,對胡溫也更加困難。

胡溫在公務員加薪問題上的左右為難,說明他們看到了這樣一個風險,那就是加薪不但不能改善公務員的表現,反而激起百姓對當局更強烈的不滿。朱熔基固然也看到這個風險,但是他反正要下臺了,所以可以不在乎,但胡溫還在臺上,不能像朱熔基那樣輕率行事。

公眾對公務員加薪的反感,首先來自于對官員利用權力謀私的收入巨大。在這種情況下給公務員加薪,簡直就是對百姓的侮辱。不僅如此,醫療、教育等各種公用事業單位,利用壟斷地位,對百姓百般盤剝,把許多低收入者逼上了絕路。因此,在拖延公務員加薪的這兩年,胡溫大打民意牌,希望能緩解民眾在這方面的不滿。但是,儘管胡溫作了努力,但他們發現,公共服務和福利體系存在的問題根深蒂固,非短期內可以扭轉,而公務員加薪問題則不容再拖延了。

公務員加薪的壓力越來越大,主要並非是因為公務員收入總體水準偏低。正如不久前周其仁的文章所指出的,如果公務員收入水準總體偏低的話,就很難解釋應考者如雲,幾十倍高出招考名額的現象。問題在於,公務員的總體收入水準雖然令人羡慕,但其內部差別之大,早已到了令人瞠目張舌的程度。且不說非法收入與名義收入之間的差別,同級公務員之間的工資收入之間的差距,就可以高達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一個普通科員的合法年收入,在能源部門高者可達一、二十萬元,而低者僅萬餘元。一個正省級幹部,如果從最“肥”的崗位調到最“瘦”的崗位,收入加上職務消費的差距,何止百倍。這種巨大的差別,已經完全失去了任何的合理性,對整個公務員隊伍的士氣和紀律造成極大侵蝕。

因此,各種相關報導表明,這次所謂加薪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對這種畸高畸低的問題,進行調整。為達此目的,大陸當局曾要求地方把公務員的真實收入水準報告中央,以便中央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統一的平衡方案。但有消息說,各省遲遲不把自己的實際收入報告中央,直至中央對地方領導人直接施加政治壓力。可以推斷的是,官員之間實際收入的差別一定非常之大,即使各省報告了實情,胡溫也面臨困難的政治決策。

最困難的政治決策就是要不要把那些非常高的收入降下來。有跡象表明,胡溫將不得不對一些高收入砍一刀,從而引起一些人的不滿。為了威懾這些長期享受特權的單位和部門因不滿而亂來,大陸當局最近加緊了對貪官的懲治,吳官正還公開強調這次調薪要遵守紀律。

胡溫的政治算盤可能是,通過這次加薪,讓公務員中收入比較低的那部分人,包括軍隊的下層軍官得到實惠,鞏固他們對當局的忠誠和紀律,而對那些已經習慣了各種灰色和非法高收入的官員,則不僅不給好處,而且要進行收入調節。果然如此,則這一步棋是江澤民朱熔基不敢也不願去做的。問題是,亡羊補牢是否已經太晚,更有問題的是,面對如此巨大的地方差距,這種“大一統”的公務員薪金制度,真能行得通嗎?農民和其他低收入人群又會作何感想呢?喊了幾年“以人為本”,真正得實惠的到底是誰呢?亂像叢生的大陸會不會因此而更亂呢?對這些問題,胡錦濤將不會沒有疑問,但他不想分權,也不知道如何去分權,因此,他看不到有其他的選擇。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人民幣匯率扭曲的深層原因
梁京:從另一個角度看胡錦濤訪美
梁京:勞動者不堪承受之重
梁京:何處是家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