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成衣市場商機 業者致力差異化創造利基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二十九日電)2005 年台灣成衣與服飾品進口值約新台幣322億元,若以終端產品零售價推算,保守估計台灣成衣及服飾進口商品的銷售市場規模約600億元,市場商機不小,因此,台灣成衣業者包括台南企業、聚陽等不僅自創品牌創造利基,同時也積極引進國外品牌進軍台灣市場。

台灣成衣及服飾品業自1960年代開始發展,並以外銷為主要導向。1970年代在市場需求、技術與資金等因素支援下,成衣及服飾品成為台灣紡織產業出口的主力產品,並於1987年達到出口最高峰,出口值高達50億美元,占台灣整體紡織品出口值95億美元的5成以上。

隨著台灣工資升高、經濟環境改變等因素影響,屬於勞力密集型的成衣、服飾品業遂漸向海外發展,加上國際新興紡織工業國崛起競爭的壓力,台灣成衣、服飾品業的出口值漸趨下滑。根據紡織綜合研究所資料顯示,2005年台灣成衣及服飾品業出口值為15億美元,僅為1987年出口值的3成左右,占台灣整體紡織品出口值的比重也僅達13%。

相反地,近年來台灣成衣及服飾品業進口值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紡織綜合研究所分析,2005年台灣紡織及服飾品進口值約新台幣322億元,占整體紡織品進口值840億元的38%,與1990年時成衣及服飾品進口值約73億元,占整體紡織品進口值約14%相較,成衣及服飾品業於2005年無論在進口值或佔整體紡織品進口比重上都有明顯的成長,且日漸與成衣及服飾品出口值相當。

目前成衣與服飾產品已成為台灣進口紡織品中的主要產品,且有逐年成長現象;紡織綜合研究所指出,2005年香港地區位居台灣成衣與服飾品進口值之首,其次為中國,來自這兩地區的成衣與服飾品合計進口值為新台幣154.3億元,占整體成衣與服飾品進口值比重約47%。第三大進口來源則是義大利,進口值約33.5億元,占整體成衣與服飾品進口值約10%的比重。

此外,日本、越南亦是台灣成衣及服飾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合計前五大進口來源即囊括整體成衣與服飾品進口值的75%。

若以成衣及服飾品的進口單價來看,自義大利進口單價最高,日本居次;而來自中國、香港與越南的進口單價則最低。

業者指出,從進口商品的單價來看,台灣進口成衣及服飾品可以價格簡單區分為高單價與一般較低價位的產品。高單價產品部份,強調品牌、流行設計感與質感,而行銷通路多為百貨公司、直營門市與精品店等,因此針對高價產品的進口,除需加強創新設計的引領能力、品牌建立與品牌知名度的擴展,也要積極架構行銷通路,才有助於搶攻高單價成衣及服飾品市場。

針對一般產品,則捨棄以價格作為競爭重點,而以機能性、品質與設計感等強調產品的差異化,以區隔市場,爭取更多利潤。

台灣成衣大廠台南企業繼引進法國男女裝NEWMAN及自創女裝佳爾迦後,也計畫在今年秋冬再引進法國一家女裝時尚品牌,台南企業打算與這家法國品牌合作,針對台灣市場打造全新服務方式及商品設計,不單純只做品牌代理。

至於另一家成衣大廠聚陽實業,則不同於其他成衣業品牌定位走時尚路線,在自創品牌pica pica中,因看好國內養生瑜伽風,將品牌走向「青熟女」路線,以慢跑及瑜伽等流行功能性運動服飾為主軸。

聚陽表示,一般女性時裝市場競爭太激烈,且國際知名品牌太多,要自創品牌,就要創造利基市場,才有機會突圍,且功能性布種是台灣紡織業的優勢,因此,借力使力,切入運動功能型的利基服飾市場。

聚陽規劃以自營為主,預計最快11月將開設首家據點,初期將以百貨公司通路為主,除自創品牌外,聚陽也著手代理品牌,公司內部計劃同時引進瑞典一家女裝,基調與自創品牌相近。

至於南紡與儒鴻採合作方式取得義大利品牌ANKL的亞洲地區產銷永久授權,該品牌預計第三季亮相,走中價位流行休閒服飾,訴求天然、透氣與舒適性,預計今年在台灣將開展50個營業據點,並放眼中國及越南市場。

整體而言,台灣成衣及服飾品業除應更進一步建立品牌知名度與拓展行銷通路外,更應持續發展設計能力並強調產品機能性與品質,使成衣及服飾品擁有差異化競爭能力,以掌握內銷市場與開拓國際市場,並維持產業競爭優勢,創造利基。

相關新聞
騙全台 成衣商惡意跳票
美中貿易逆差去年再創新高達2016億美元
高品質玫瑰花 量銳減  情人節創天價
上海土匪式野蠻拆遷:受害人自焚自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