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攝影進化 抓得住咕嚕神韻

標籤:

【大紀元8月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紐約時報7月31日報導〕前蘋果電腦工程師培爾曼,7月31日在波士頓Siggraph動畫展上,發表可為數位影像創造真實立體效果的Contour照相技術,最快在明年就可應用於電影製作上。

此種系統可以擷取真實人物的臉部動作,更細微地表現人物臉部動作,讓虛擬演員更具說服力,就此改變電影藝術。

創造20萬畫素影像

要創造這種效果,演員必須在臉部與服裝上,抹上正常光線看不到的磷光粉,然後在不透光的房間裡,面對兩部攝影機在螢光下錄下表情與動作,擷取到的影像再傳送到電腦內。這些影像可以使用複雜的軟體工具,編輯成更大型的數位場景。

Contour技術是電玩遊戲與「北極特快車」等電影廣泛運用的動作捕捉技術的一大進步,不僅將大幅降低電腦動畫的成本,也會讓動畫人物的動作更加自然。

Contour技術與現今動畫技術的不同點在於細節表現部分,標準的動作捕捉系統一般受限於解析度,但Contour系統可創造高達二十萬畫素的臉部影像,成果異常逼真。

印證詭異谷假說

低成本的Contour技術要能獲致商業成功,關鍵在於其是否能跨越日本機器人學家森政弘所提出的「詭異谷」假說。這種假說認為,人對機器人的喜好程度,起先會因為機器人變得越來越像人而增加,但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是相似度有如「殭屍」之後,人們對它會轉成負面的厭惡;直到相像程度再進一步的逼近,才會再轉變為正面的喜好。

內部動作仍難克服

Contour也有其技術限制。比方說,它可以表現眉毛、鬍子,卻無法捕捉到化妝畫不到的眼睛或嘴巴內部等,Contour研發者正以內嵌磷光粉的塑膠齒模進行實驗,希望突破這個障礙。

便宜製造漫遊效果

如果這種系統可以商業化,將讓數位電影導演易於控制攝影機角度,製造複雜的漫遊效果,創造「魔戒」中的咕嚕等人物不用再耗費鉅資。

培爾曼說,除了電影外,Contour也可用於實境電玩遊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前國會議員吁日本政府派赴中國獨立調查團
紐約經典地標攝影展今天開展
微軟宣佈擴大週邊產品線  八月推網路攝影機
伊羅遜:我曾在唐山靈魂出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