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安部指上半年群眾抗議數量下降

【大紀元8月10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採訪報導) 中國公安部最近作出上半年中國治安情況通報,表示2006年上半年,中國所發生的群體性突發事件數量較去年有所減少。

公安部的通報表示,2006年上半年群體騷亂事件為三萬九千起,比去年上半年下降了百分之二點五。路透社報導說,這個數字,是中國公安部在一個電子郵件通報中透露的。報導說,去年中國群體性事件約為八萬七千起,比前一年上升了百分之六點六,而有關的群體性事件大多數和土地賠償和工廠拍賣等經濟問題有關。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者李天笑認為,中國政府的數字,往往和最高當局的相關政策有密切關係,所以公安部最近的數字,不能不讓人聯想到中國人大剛剛通過的突發事件應對法。李天笑說,「中共的數字有時候是政治數字。它不一定是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它會隨著需要而改變的。我覺得公安部的這個數字可能跟《突發事件應對法案》的提出有一定的關係。」

美國爵碩大學管理學教授謝田,則認為這些數字並不說明問題。他指出,群體性事件往往是由多年政策不當所積累,短期的數字升降,並不說明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已經解除:「關鍵是,大規模案件和惡性案件所反映的社會深層矛盾不但沒有減少,並且在持續加劇。大規模群體抗議和一般犯罪不一樣。因為這些人不是犯罪份子。這實際上是針對社會不公和社會腐化而大規模地聚眾示威。每一件事都可能釀成重大社會不安,社會動盪。而這些社會矛盾顯然是沒有法律途徑可以解決的。」

哥倫比亞大學的李天笑則分析說,最近半年來,外界報導出來的群體性事件仍然不少,說明中國社會民間的不滿情緒仍然存在,問題仍然相當突出:「最近的一些報導當中,都顯示出大規模的群體突發事件仍然在繼續發生,而且勢頭並沒有減弱;比如在廣東東莞,四川成都的軍工廠,四川自貢,還有杭州的基督教徒。溫家寶在3月14號講得非常清楚,中國必須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那些被佔用土地的農民進行補償,要嚴懲違背法律強佔亂占農民土地的人。在我們看來,政府的高層並不認為突發事件的原因有所減弱,而且是強調這個原因。」

謝田教授認為,突發性群體性事件數字的下降,可能也和最近一年中國政府強力鎮壓措施有關,包括對上訪信訪人群的處理,以及地方政府為防止衝突影響到當地官員陞遷,而採取的強硬手段。

根據中國公安部通報,上半年中國惡性刑事案件發案率大幅度下降,但搶劫盜竊案件仍然維持在高位,而經濟案件數量則有大幅上升。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哈警察曝光法輪功學員被盜取器官經過
隨州出租車大罷工  兩司機代表被抓
湖北出租司機罷工請願兩代表失蹤
專家評中國經濟犯罪上升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