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部指上半年群众抗议数量下降

【大纪元8月10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采访报导) 中国公安部最近作出上半年中国治安情况通报,表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所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数量较去年有所减少。

公安部的通报表示,2006年上半年群体骚乱事件为三万九千起,比去年上半年下降了百分之二点五。路透社报导说,这个数字,是中国公安部在一个电子邮件通报中透露的。报导说,去年中国群体性事件约为八万七千起,比前一年上升了百分之六点六,而有关的群体性事件大多数和土地赔偿和工厂拍卖等经济问题有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者李天笑认为,中国政府的数字,往往和最高当局的相关政策有密切关系,所以公安部最近的数字,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中国人大刚刚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李天笑说,“中共的数字有时候是政治数字。它不一定是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它会随着需要而改变的。我觉得公安部的这个数字可能跟《突发事件应对法案》的提出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爵硕大学管理学教授谢田,则认为这些数字并不说明问题。他指出,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由多年政策不当所积累,短期的数字升降,并不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已经解除:“关键是,大规模案件和恶性案件所反映的社会深层矛盾不但没有减少,并且在持续加剧。大规模群体抗议和一般犯罪不一样。因为这些人不是犯罪份子。这实际上是针对社会不公和社会腐化而大规模地聚众示威。每一件事都可能酿成重大社会不安,社会动荡。而这些社会矛盾显然是没有法律途径可以解决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李天笑则分析说,最近半年来,外界报导出来的群体性事件仍然不少,说明中国社会民间的不满情绪仍然存在,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最近的一些报导当中,都显示出大规模的群体突发事件仍然在继续发生,而且势头并没有减弱;比如在广东东莞,四川成都的军工厂,四川自贡,还有杭州的基督教徒。温家宝在3月14号讲得非常清楚,中国必须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那些被占用土地的农民进行补偿,要严惩违背法律强占乱占农民土地的人。在我们看来,政府的高层并不认为突发事件的原因有所减弱,而且是强调这个原因。”

谢田教授认为,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数字的下降,可能也和最近一年中国政府强力镇压措施有关,包括对上访信访人群的处理,以及地方政府为防止冲突影响到当地官员升迁,而采取的强硬手段。

根据中国公安部通报,上半年中国恶性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但抢劫盗窃案件仍然维持在高位,而经济案件数量则有大幅上升。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哈警察曝光法轮功学员被盗取器官经过
随州出租车大罢工  两司机代表被抓
湖北出租司机罢工请愿两代表失踪
专家评中国经济犯罪上升原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