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世錦賽:“追著屁股打”堅持走自己的路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追著屁股打”,這是男籃前國手王立彬對老教練錢澄海發明的打法的形容。20年前,錢澄海執教的中國男籃在西班牙舉行的世界男籃錦標賽上,接連戰勝波多黎各、希臘等勁旅,第一次在有24支隊伍參加的世界大賽中進入前十二名,位列第九,使人看到中國男籃躋身世界強隊的曙光。

當時的中國男籃,主力陣容身材最高的不過是王立彬這樣2米02的中鋒,內線薄弱,國際大賽經驗也不豐富,之前的世錦賽上曾輸給巴西隊50多分,與歐美強隊差距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錢澄海教練依據中國隊實際,制定了一套以快攻為主的打法,不管是發端線球、邊線球還是斷球成功,中國隊拿到球即發起快攻,常常對方剛投籃中的,還沒退回自己半場轉身落位防守,中國隊已經將球打到籃下實施攻擊了。

如今,中國男籃又一次出征世界錦標賽,隊員的身材、內線的實力遠勝20年前。 中國隊平均身高達2米02,在24支隊伍中應排在前三位,中鋒姚明、王治郅均是打過NBA的好手,姚明更是蜚聲國際籃壇。按說,中國男籃此次征戰東瀛,應該取得比20年前更佳的成績。然而,從近兩個月一系列熱身賽的情況看,形勢並不樂觀。

主力隊員身上有傷是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中國隊尚未形成一套具有鮮明風格的技戰術打法。比陣地戰、內線進攻,遠不如立陶宛、希臘等歐洲強隊,比緊逼盯人、攻擊性防守,根本不是美國、巴西等美洲勁旅的對手,論內外結合、轉移 快、打得巧,和阿根廷隊沒法比。中國球迷高喊的“明郅組合”,不過是媒體的一種炒作,多吸引一點目光而已,談不上作為制勝武器。

中國的籃球、足球、排球等大球專案,以往曾吃虧於隊員身體條件比不上歐美球隊,所以近些年格外注意發現選拔大個子。有高大隊員當然不是什麼壞事,但並不是有了身高就有一切,姚明並非中國男籃打開世界冠軍大門的鑰匙。三大球作為集體項目,展示的不僅是明星個人風采,更注重的是團隊配合、戰術以及球隊的戰鬥作風。

如果沒有打法的創新和特色,不論中國男籃還是男排、男足,想進入世界一 流,沒有可能;對於曾有過輝煌戰績的中國女排、女籃、女足也是同理,千萬不能丟掉自己過去成功的秘訣和寶貴經驗——走自己的路與大膽創新。《來源:人民日報》 〈2006-08-17 第12版 劉小明〉

相關新聞
中國女將徐莉佳首奪世界帆船冠軍
中國男籃的失誤 是慘敗的主要因素
籃球世錦賽 美國熱身險勝巴西
世界籃球錦標賽概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