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學術包裝下的「民主恐懼論」

傅國湧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8日訊】溫家寶振振有辭地告訴外國記者,中國不具備在更高層次上搞選舉,因為條件不成熟,所謂更高層次,就是村一級以上,村可以直選村長(不過選出來的村委會要接受村黨支部領導),但直選鄉鎮長絕對不允許,不久前,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出面公開表明,直選鄉鎮長違反現行憲法和法律,千萬不能搞。

當然,這已是老調重彈,了無新意,上個世紀80年代,就曾流行這樣一套說法,我們不是不搞民主,只是現在不搞民主而已。長期研究愛因斯坦、科學史和民主問題的許良英先生為此寫了一篇文章《駁民主緩行論》,登在當時輿論比較大膽的《蛇口通訊報》上。從那時到現在近20年過去了,按官方的數據,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社會有了很大的進步,然而在村一級以上搞選舉的條件依然未成熟。什麼時候成熟?那只有天曉得。

這裡,我不想討論直選鄉鎮長、縣長、市長……的條件到底成熟了沒有、怎樣才算成熟,我想指出的是,民主並不是選舉的代名詞,民主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是為了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而設計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價值理念,選舉僅僅是其中的一種形式,民主意味著對各種政府權力的制衡,民主意味著對普通公民權利的保障,民主意味著不言而喻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結社自由、信仰自由,民主也是一種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它是與古代君主制、與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獨裁變種相對立的一種開放社會的生活方式,即使內心深處有多麼痛恨民主的人也不會輕易在口頭上否定民主,說「民主就是社會主義」也好,說現在搞更高層次的選舉條件不成熟也好,都承認民主是不能迴避的。

既然官方不能公開、直接、有力地告訴全體國民——我們拒絕民主,我們不需要民主,而只能扭扭捏捏,用一種底氣不足的理由尷尬地拖延時日,那就是不願意公開地站到民主的對面去,不願意明目張膽地扮演民主的敵人。這個時候,某種經過學術包裝、打著反美旗號出現的反民主言論便是對官方這種尷尬處境最有力的拯救,崔之元、胡鞍鋼……還有他們從外面請來的搞政治學研究的一些研究員、教授(比如台灣大學教授朱雲漢等)就屬於這一類,他們頭上都有學者的光環,他們曾留學美國,號稱對美國有很深的瞭解,他們告訴中國人不要迷信民主,不要迷信美國,因為民主是有缺陷的,因為美國是有毛病,他們可以輕鬆地列舉出當代背景下民主的困境、民主的不完美甚至是民主的污點,他們可以連篇累牘地挑出美國的問題,美國民主的漏洞來,他們可以雄辯地告訴你民主不是最好的選擇,要放棄對「市場」和「民主」的迷信,「自主」地選擇自己的道路。他們的表述總是那麼學術化,新名詞一套一套的,中文之間夾著洋文,甲、乙、丙、丁,頭頭是道,很能唬人。同時,他們的「學位地位」,所居的優勢位置(在清華大學等機構掌握學術資源),對部分年輕人也很有震懾力和誘惑力。在他們不遺餘力的倡導下,當然他們不是孤立的,他們背後是強有力的國家機器,整個輿論導向長期的影響,反對美國價值、反對民主化的「民主恐懼論」成為一種新的學術時尚,在大學校園裡和某些精英當中頗為流行。

但是,千萬不要低估了中國人的智商,這些學者的把戲固然可以欺騙、煽惑部分年輕人,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被這種聽起來似是而非的扭曲論調所折服。今年春天,朱雲漢在清華大學做報告,胡鞍剛、崔之元坐陣,一個是主持人,一個是評論人,朱的題目是《對民主與市場的反思》,以學術語言大大地發洩了一通對民主、市場和全球化的不滿,尤其是對美國的不滿。不過,從學生的提問看來,年輕一代並沒有那麼好糊弄,有學生不僅提出了「中國要不要民主」的問題,而且表示了對因噎廢食的深深擔憂,可見並不認同他們的一番高論。另有學生質疑,民主一定帶來亂世嗎?朱雲漢的回答顯然有點力不從心,王顧左右而言他,他的回答聽起來那麼混亂、模糊。在民主充足乃至民主過剩、公民權利早已得到切實保障的國家,多談民主的壞處,也許沒有什麼壞處,可能使他們已擁有的民主變得更完善。在沒有民主的中國,製造一套民主恐懼論,散佈什麼民主衰退論,號召人們破除「民主迷信」,這就有點不著邊際了。

民主本來就只是「最不壞」,而不是「最完美」,不過,人類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一種比它更好的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這不是一個文字遊戲和智力遊戲,而是人類實踐所證明的,只有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尊嚴和幸福,在專制之下奢言什麼尊嚴、幸福,無疑都是水月鏡花。中國今天的問題簡而言之,根本不是民主過剩,而是民主匱乏、民主飢餓、民主缺席,不要說我們連選舉鄉鎮長的權利都沒有,就是公開、合法地批評一個鄉鎮政府的權利恐怕也沒有,我們的基本人權毫無保障,包括警察在內國家機器上的任何一個齒輪都可以碾碎我們的尊嚴,寫在紙上的憲法和法律不足以保護我們,建在地上的各級國家機構不屬於我們,通常是作為我們的對立物出現的,隨時都可能衝撞我們正常的生活。多少年來,在房屋拆遷、土地徵用、拖欠工資、環境污染、企業改制、工人下崗等問題上,我們有多少權利被踐踏,多少利益被侵害,我們求告無門,我們呼天不應、呼地不靈。所有的救濟通道都是不暢通的,從信訪到司法,一樣充滿了腐敗、不公,執法不公、知法犯法在這裡早已不是什麼偶然性。民主誠然不是萬能靈丹,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不可能給我們在地上造一個天國,民主不是烏托邦,民主是有缺點的,民主會犯錯誤,民主不能保證絕對正確、永遠正確,但在民主的制度安排下,可以有糾正缺點、糾正錯誤的機會,民主可以給我們新的不同的選擇,而不是一輩子只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民主的好處就是它能提供改變錯誤的可能性。相比起民主的缺點,毫無疑問,民主擁有更多、更大的優越性,特別是對一個民主還沒有降臨的民族而言,以學術的名義,一本正經地討論什麼民主恐懼、民主迷信,豈不是太荒唐了嗎?
──原載《民主中國》(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 : 儘管如此,我們還要生活下去
傅國湧:思維格式化
傅國湧:何止「石頭」在瘋狂
傅國湧: 2006年的週年禁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