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勞動保障卡 可望新增發卡銀行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勞動保障卡推出十個月以來,申辦數量僅37萬餘張,不如預期。由於目前只有四家銀行承作勞動保障卡發卡業務,再加上持卡者只能在原發卡銀行ATM查詢勞退資料,無法跨行查詢,以致民眾申辦意願低落。勞保局正評估四家銀行發卡業務是否已達到瓶頸,可能開放新的銀行加入發卡行列。

勞保局自去年11月起,和台新、玉山、土地及台北富邦等四家銀行合作,推出勞動保障卡。勞工若向這四家銀行申辦勞動保障卡,可持卡在發卡銀行全台各地4,000多台自動櫃員機(ATM )查詢最近六筆個人專戶退休金資料;今年7月起,勞動保障卡更增加可查詢最近六筆勞保投保資料。

根據勞保局資料顯示,勞動保障卡申辦數量,截至上週五為止,僅37萬餘張,申辦狀況已經趨緩。而目前只有四家銀行承作勞動保障卡發卡業務,申辦勞動保障卡的勞工,必須在原發卡銀行ATM查詢勞退等相關資料,無法跨行查詢。查詢據點少,可能因此影響勞工的申辦意願。

若從四家勞動保障卡發卡銀行的ATM數量來觀察,根據金管會銀行局資料顯示,台新銀行ATM數量最多,共2,600多台;其次為台北富邦銀行,共1,000多台;至於土銀和玉山銀行,ATM數量都不及1,000台,土地銀行才600多台、玉山銀行更只有300多台。

勞保局官員強調,目前持卡者要查詢勞退等相關資料,的確不能跨行查詢。勞保局現在正評估,如果這四家銀行在勞動保障卡發卡業務上碰到瓶頸,可能開放讓新的銀行加入發卡行列。

開辦以來 發卡量先盛後衰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可查勞退、勞保資料的勞動保障卡,首月申辦人數突破十萬,勞保局當時還樂觀預期,一年後申辦人數將突破百萬。不過,勞動保障卡推出十個月以來,累積發卡數量僅37萬多張,不如預期。平均每月新增發卡量僅萬餘張,申辦狀況明顯趨緩。

勞保局官員指出,當初推出勞動保障卡,只是配合勞退新制實施,提供勞工一個管道、便於查詢個人專戶累積的退休金,原先不曉得勞工是否有此需求,所以也無從判斷現今勞動保障卡的發卡數量算多還是算少。

勞保局自去年11月起,和台新、玉山、土地、台北富邦等四家銀行合作推出勞動保障卡,供民眾查詢勞退資料;今年7月起,更增加可查詢勞保資料功能。提供勞工一個便捷查詢勞退、勞保的管道。

不過,根據勞保局的資料,近來勞動保障卡的申辦狀況不如預期踴躍。由於勞動保障卡曾寫下首月申辦破十萬的紀錄,當時勞保局曾預估一年後申辦人數將突破百萬。

勞保局統計顯示,到8月4日為止,勞動保障卡發卡數量為33萬9774張,過了一個多月,截至上週五,勞動保障卡發卡數量為37萬3781張。

對此,官員認為,勞動保障卡申辦狀況趨緩,可能與卡債問題有關、導致發卡銀行推卡較不積極;也有官員強調,勞動保障卡本來就是提供勞工一個方便查詢勞退、勞保資料的管道,推出前,勞保局也不曉得勞工是否有此需求。

勞保局也提醒,由於勞動保障卡已可查勞保資料,所以,就算是未參加勞退新制的勞工,包括選擇適用勞退舊制的勞工、不適用勞基法的工作者等,也可申辦勞動保障卡查詢勞保資料。若發現有投保資料不符,可向雇主反應;並同時向勞保局查明,維護自身權益。

舊年資結算金 雇主不得支配用途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勞退新制上路後,若結清舊制年資,年資結算金是否轉入勞退新制個人帳戶,必須由勞工決定。勞保局近來發現,有一家日商公司老闆要求旗下100多名員工,結清舊制年資後需強制轉入個人帳戶,按規定將不予受理。

勞委會官員指出,舊制轉換新制之際,根據現行勞退條例施行細則規定,勞工若結清舊制年資之後,勞工可以自己決定,這筆年資結算金究竟要自己花用、存在銀行、甚至是轉入勞退新制個人帳戶。雇主不得強迫勞工本身意願。

不過,最近就傳出有一家日商公司老闆聲稱出於好意,「為了要確保勞工老年生活,擔心勞工拿到年資結算金把錢花掉」,於是強制公司100多名員工、每人平均約幾十萬元的結清金額,統統得轉入勞退新制的個人帳戶當中。

勞保局當時受理這家公司員工轉入個人帳戶申請時,赫然發現一大疊轉入資料,通訊填的都是公司地址,去電詢問,結果員工的答案都是「老闆叫我們全部都要轉入,若不移入個人帳戶,就看著辦!」

勞委會也強調,勞工若結清舊制年資,勞工自己有權決定這筆年資結算金到底要擺在哪,雇主不可以運用簽切結書等附帶條件的方法,強制要求勞工非得把錢轉入個人帳戶,否則這類的轉入申請,勞委會將不受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