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雪隧又滲水 今晨趕工修復

小型滲水 日青函隧道全毀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健森、曾鴻儒、林毅璋、林美芬/綜合報導〕國道五號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內又傳出「滲水」現象,國道新建工程局表示,滲水的地點是施工縫,不會影響整體結構安全,原打算10月2日夜間施工修復,昨夜提前施工,預計今天清晨修復。學者提醒千萬別掉以輕心,因為日本青函隧道全毀就是從小型滲水開始,交通部長蔡堆已經要求國工局全面檢查。

雪山隧道北上車道廿六點二公里處傳出有滲水情況,國工局昨日坦承此一情況廿7日即已發生,目前仍滲水的裂縫位在外側車道旁約四公尺高處,寬度大約零點二至零點三公分,長約五公分,出水量類似一般家庭打開水龍頭的水量,滲出的水一半沿著隧道壁流到地面,一半直接滴落到路肩的人行步道上。

國工局:可以適度「減壓」

國工局第三區工程處表示,出水帶位於巴陵斷層,這也是當初施工困難度最高的地段,這段隧道上方離地表約五百至六百公尺,水壓極大,可能因為蓄積的地下水量大,加上連日下雨,地下水壓升高,導致穿透防水膜接合處而滲漏。第三區工程處處長張文成表示,滲水不見得是壞事,可以達到「減壓」的效果。

雪隧履勘委員、台大土木系教授楊永斌則表示,目前還無法判斷究竟是單純的滲水,或僅是冰山一角,但襯砌會被撐破,顯示水壓已大到一定程度,國工局應嚴密監測。

楊永斌說,一九七七年,日本北海道青函隧道也是因滲水不斷擴大,導致已經蓋好的部分路段全毀,還有人員傷亡,政府一定要「不排除最惡劣狀況、做好最妥善的處理」。

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教授廖德鈞則表示,滲水應是隧道本身結構的襯砌出了問題,這類工程漏水是常見的,雪山隧道施工時間至今已超過十幾年,以一般工程抓漏的方法來處理即可。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則表示,若是襯砌的問題,就像人體表皮刮傷一樣,問題不大,但要預防斷層錯動所引發的擠壓,會將整個隧道的結構破壞。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