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焦慮引致腸胃不適

人氣 27
標籤: ,

【大紀元9月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的一項調查發現,患有腸胃焦慮症的人,比正常人罹患經常焦慮症的風險高出6.1倍,估計全港有約逾27萬人患有腸胃焦慮症,其中逾20%同時患有經常焦慮症。中心建議市民增加對焦慮病的認識,而基層醫生亦要接受培訓協助診治。

中大健康情緒中心與消化疾病研究所合作,於7月用電話訪問了逾2, 000名市民,年齡由15至65歲,其中有4%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1年經常感到焦慮;5.4%的人表示,經常有腸胃焦慮的徵狀,包括腸胃不適、肚瀉或便秘,當中有20%更同時患有焦慮。病者在過去1年內,有6個月以上會經常出現肚痛、腸胃不適、失眠、容易發脾氣等徵狀。

不過,不到50%的患者會尋求治療,很多患者以為經常腹痛、肚瀉或便秘,與情緒病無關。

調查又顯示,住在較偏遠地區,包括北區、元朗和離島,罹患經常焦慮症的發病率較高,而患者主要是女性、低學歷和低收入患病的人士。

「經常焦慮症」的癥狀包括很容易疲倦、心跳加速、頭暈、失眠及身體痛楚等。若每個月有3天或以上,肚痛或者腸胃不適,而大便的次數又改變,就有可能患上「腸胃焦慮症」。

醫學院表示,腸胃焦慮症病徵不明顯,普通科醫生亦有可能忽略,如果不盡早醫治,會比正常人多6倍機會患上經常焦慮症。腸胃焦慮症很大程度,不是真的腸道有病,或生癌、有細菌,其中1個病因,可能與腦部控制生理失調有一定關係。

醫學院又表示,稍後會定期在各區開辦免費講座,讓市民正確認識焦慮症和腸胃病之間的關係,並呼籲市民如果發現腸胃病持續,而沒有明顯的生理原因,就要及早求醫。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婆媳一家親
婆媳一家親 人氣 28
吃甜食治生理痛 無效反增焦慮
趙達功:高智晟、陳光誠等讓中共坐臥不寧
86老人要公安局 還被關沒的女兒一家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