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各大學學雜費 佔收入比率世界之最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9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謝文華、申慧媛/綜合報導〕大專學雜費不斷攀升,學生助學貸款估計將衝破七十五萬人次;根據統計,國內大學倚賴學雜費作為收入的比率,公立大學達二十%、私立大學都達六、七成以上,創下世界最高紀錄,學校開源節流能力不足,學生儼然成為主力財源。

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教師召集人游湧志指出,十年來,公立大學學費漲了四十%、私立大學漲十二%,但是受薪階級的工資,漲幅根本不到八%,大學學雜費漲幅遠遠超過平均薪資漲幅,一般家庭要負擔子女學雜費,負擔越來越重。

國外大學不需要收取高比率的學雜費,主要是學校有能力或學術成果吸引社會資源。前教育立委、清雲科技大學董事程振隆說,學雜費頂多占國外大學收入的五成,凸顯台灣的大學太過倚賴學雜費作為主要收入,似乎只能靠學生賺錢。

據估計,一所大學招進四千五百名至五千名學生,就能達到基本收支平衡;也就是說,招愈多、賺愈多,降低招生門檻成為許多大學常見手法。不然就是浮報專任教師人頭、浮報工讀生名額等。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就曾在教改體檢會議上公開質疑,北部有一所剛升格大學的技職體系學校,要求老師向公家、私人機構爭取研究補助款,校方再從中抽成賺錢,令老師壓力沉重。

審計部近日針對教育部補助的「大專校院國際化計畫」提出糾正,從九十一年至九十六年度,總補助經費高達十二億六千三百多萬元,但是不僅有許多學校未依核定計畫執行,還有許多學校未依規定繳回結餘款,政府經費就成為大學呆帳。

教育部內部估算,一所學校每四千名學生,扣除掉學校財團法人收入須八成支出的法定標準後,就可以一年有一億元結餘,統計更顯示,事實上目前多數大學幾乎每年都有一至二成的收入結餘。

例如,根據教育部資料,興國管理學院九十三學年的整體收入,有將近八成六比率、共四億四千多萬元來自學雜費,但該年盈餘高達一億八千多萬元,佔所有收入的三成五;又如致理技術學院,九十三學年的校方收入,學雜費比率更高達近八成九、共七億多元,但該校當年盈餘卻高達三成五、約兩億五千萬元。各校大多說明,學校結餘是希望能累積資金,作為未來大型校舍或設備建設所需經費,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則質疑,私校法開宗明義是私人捐資興學,目前私立的作法違反私校設立精神。

住宿收預賠費 泳池也要保養費

電腦網路費 各校差六倍

〔記者謝文華、申慧媛/台北報導〕大學各種「使用者付費」的代收代辦費用不僅層出不窮,金額更是高低不一,光是電腦網路費,就相差超過六倍;輔仁大學是除了收宿舍費,還要預收五百元「預賠費」,讓學生感覺很嘔。

打開學生收費單,同樣是電腦網路費,相對於清大不收錢,今年成功大學電腦費一學期就要一千二百元;私立靜宜大學僅收二百五十元,輔大卻要一千五百元,開南大學甚至收一千六百元。

成大表示,網路費只向大一新生收費,拿來維修網路;開南校方說明,學校電腦開到晚上十二點,方便學生寫報告,而且教室整合多媒體資源,成本比較高。

輔仁大學歷史系李姓學生更投訴,學生繳了四、五萬元給學校,只是領了一張「學生證」,到電腦室、語言視聽室都要收錢,學校強制必修的游泳課,還要繳六百元游泳池保養費,甚至住宿舍,不僅要住宿費,還要預繳五百元「預賠費」?這是不是先收錢投資賺利息?還是把學生都認定為會破壞公物?太荒唐了。

此外,今年被教育部選為教學卓越優等、獲得上億元補助的逢甲大學,新建的體育館今年啟用,除了上課,學生一旦要使用游泳池及健身房,得另外收七百元。

造價高達十二億元、大多由政府補助興建的台灣大學小巨蛋,大多數時間都外借辦演場會或博覽會收租,校內學生除了上課,課後使用也都須採「會員制」,依據運動項目不同,另外收取半年七百五十元至一千元的費用,羽球場一小時甚至要價一百九十元,學生抱怨:「學校幾乎變成了商業俱樂部。」

兩校都說明,基於使用者付費,必須收費來做好場館維修及繳水電費。但學生質疑,當初蓋館要花大錢沒有問過家長及學生,卻要再從學生身上回收,一點道理都沒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