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5生拾獲虎化石 天注定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9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育仁國小學童許睿農日前獨具慧眼發現距今40萬年前的台灣虎臼齒化石,並將化石捐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小小年紀即具備文化是公共財觀念,科博館特地頒贈感謝狀肯定,也規劃明年邀他擔任研習活動嘉賓兼小老師,藉以帶動更多學童學科學的興趣。

事實上,許睿農的大發現險些無緣完成,原來科博館每年暑假規劃的各式研習營向來吸引學童趨之若鶩,今年暑假規劃3梯次的「尋訪台灣哺孔動物化石之旅」野外採集研習,共招收120人,吸引逾600人次報名。

科博館基於公平起見,採抽籤決定參加者,許睿農3個梯次均未抽中,一度極失望,但因愛好科學的心強烈,在報到截止後,趕到科博館現場排隊等候補機會。

許睿農的母親陳富渼說,當時陪著兒子足足站了逾2小時,終於補上出隊名單,許睿農才笑逐顏開,怎麼也料想不到,這趟科學之旅會有大突破。

當確知撿拾到的黑色小石是距今40萬年前的台灣虎臼齒化石後,許睿農未曾掙扎考慮,就決定把化石捐給科博館典藏,才小學5年級的他說,化石是大自然的產物,來自大地當然要讓大眾都看得到,況且家中也欠缺良好的保護設備,捐給科博館遠比放在家中有意義。

科博館地質學組古生物學助理研究員張鈞翔說,科學研究就像辦案一樣,「有多少證據就辦到那」,這次許睿農的捐贈舉動,替科博館的台灣虎研究開了扇窗。

張鈞翔強調,非洲地區的動物之王向來是由獅子主宰;但在亞洲、印度及西伯利亞地區則以老虎稱霸動物世界,推測台灣虎應是更新世時期台灣島生物史中的主宰,但因資料有限,目前無法確知台灣虎的類別,有待包括頭骨、四肢骨等更多資料研究,若能拼湊台灣虎的生態面貌,有助追溯台灣島的古生物史。

發現台灣虎臼齒化石,許睿農(左)把化石捐贈科博館典藏與研究,館方頒感謝狀肯定。(自由時報記者蘇孟娟攝)


菜寮化石館 珍藏台灣虎犬齒

〔記者林孟婷/南縣報導〕台南縣左鎮鄉菜寮化石館,雖然屬於地方性化石博物館,卻仍收藏許多出土於菜寮溪的珍貴化石,其中有2顆保持完整的台灣虎犬齒化石,屬於更新世地質年代,距今已有1萬至180萬年,到現今仍在館內一樓展出。

化石館人員表示,台灣虎犬齒化石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台灣虎化石相當稀少,由於肉食性虎類獨居性強,相對的要形成化石區很難,所以要發現台灣虎相關化石的機會也非常少。

此外,要研究肉食性老虎,任何一塊化石都是珍貴的資料來源,就目前所知,雖然菜寮化石館內展有完整虎齒化石,但有些挖掘家也時常到菜寮溪想要找尋還未發現的珍貴化石。

化石館人員指出,菜寮溪近幾年淤積嚴重,不少挖掘家都敗興而歸,近幾年出土的化石量也少了許多,但仍持續辦理化石研習活動,希望能夠將深埋在土壤中的珍貴化石再次重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內政部清查桶裝瓦斯洗衣店  三分之一違規
哥斯大黎加首度發現古代哺乳動物化石
寧夏古生物化石推論 黃土高原6千萬年前可能是湖水
昆省參議員稱用石油氣無法解決汽油價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