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養老金政策或導致住宅市場資金外流

建築活力指數顯示住宅建設需求萎縮

標籤:

【大紀元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聞天編譯報道)聯邦政府養老金政策改革、新政策取消了退休者從退休帳戶(retirement saving)取錢時15%稅收,經濟學家預期資金可能從房地產市場向養老基金轉移;澳洲建築活力指數12月份上漲、但該指數仍處於較低水平,住宅建設需求萎縮。

據澳新社1月11日報道,聯邦政府養老金政策改革方案將在今年7月1日實施,新政策取消了退休者從退休帳戶提取養老金時的15%稅收(exit tax),這使得養老金儲蓄(投資)受到60歲左右人們的青睞,因為他們在退休後提取養老金時不需支付15%稅收。另外,在今年6月30日新政策實施前,聯邦政府允許投資者一次性向他們的養老金帳戶轉入不超過100萬澳元,投資者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合法避稅。經濟學家預期,投資者(尤其是50歲以上的投資者)可能將其它領域的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轉移到養老金帳戶、以享受減稅帶來的利益。房地產市場可能受到衝擊、住宅價格可能下滑、投資型住宅的租金可能上漲。

但物業分析家說,在聯邦財政部長科斯特洛(Peter Costello)公佈該政策改革之前,租房市場已經緊縮、租金當時就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西太(Westpac)銀行資深經濟學家漢斯(Matthew Hassan)說,資金從房地產市場向養老基金轉移將使得住宅價格在未來幾個月內下跌。如果這期間利率再次被調高,那麼住宅價格將進一步下跌。但漢斯說:「擔憂租金上漲是有些過度反應,因為資金從房地產市場轉移到養老基金的直接影響是住宅價格、然後才可能影響租金。」物業分析家科理斯托弗(Louis Christopher)同意這一觀點,因為在養老金政策改革方案公佈之前,租房市場就已經緊縮,租金一直面臨壓力。

澳洲工業協會(AIG)的建築活力指數(APCI)12月份為52.1點、上漲4.5%,該指數高於50點意味著房地產建築活力擴張、低於50點則意味著建築活力萎縮。AIG研究與經濟部副主任潘薩賓(Tony Pensabene)表示,12月份PCI顯示建築業在2007年都會缺乏活力,去年三次加息對建築業產生不利影響。潘薩賓10日說:「建築業活力指數上漲得益於工程和商業建築的需求增長,但許多建築企業接到住宅建設訂單減少。這說明再次加息將對建築業產生非常不利影響。」

西太銀行經濟學家們認為二月份再次加息是非常可能的,因為核心通貨膨脹率可能超過3%,去年12月份名義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4%。建築商協會(MBA)首席經濟學家瓊斯(Peter Jones)似乎對建築業還很樂觀,他說企業盈利能力仍處於較高水平,這意味著企業仍可能繼續投資建設。他認為礦產資源企業將繼續推出新的建築工程,基礎設施工程也在增加。但經濟學家們對住宅建設的前景都很悲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動物園開全球首例 在獸欄展示人類
澳網會外賽籤表出爐  台灣四戰將拼晉級
英王室尋繼位人
研究發現飲料中的咖啡因令兒童上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