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外太空 NASA向年輕人招手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節綜合編譯報導)在浩瀚無垠的宇宙當中,是否還存在和地球人類一樣的生命?尋找外太空的奧秘,不斷發掘宇宙新秘密的美國宇航局(NASA)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發現:年輕一代的美國人普遍對於宇航局有意趕在西元二○二○年前將太空人遣返到月球上甚至遠到火星的憧憬感到興趣缺缺。

現在,美國十幾歲到二十歲的青少年普遍沈浸於網路如YouTube和Google,載人太空飛行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地不同。對他們而言,負責一個長達4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而每天做的只是在計算數據,感覺遙不可及。

NASA的太空計畫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年輕人對太空計畫的興趣進而參與成為NASA開始關注的重點。NASA行政官員麥可(Michael Griffin)表示,如果我們能明確地告訴大家美國太空計劃在可預見未來的發展其實遠比現在所進行的高出許多,相信不難吸引年輕一代參與的熱誠。屆時他們會發現探索月球和火星會比最近的「低地球軌道」(軌道高度小於1000km 的低軌道衛星)太空梭飛行更有趣。

二○○四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生意外造成七名太空人喪生後,美國總統布什宣布二○二○年前重返月球,並著手探測火星的新任務。 NASA第二次登月計畫耗費十六年籌備,足足是阿波羅計畫的兩倍。 NASA計畫於二○一○年之前,進行13次的太空梭飛行任務,之後奧利安(Orion)載人太空船將取代太空梭。NASA將使用奧利安太空船與附屬的全能登陸車登陸月球。功能像小貨車一樣的登陸車,可降落於月球任何一地送貨、載人,是營地發展的開端。

如何吸引美國青少年對探索外太空的興趣?去年十月NASA的一個研討會上,有人建議NASA邀請名人在新世代的溝通媒體如podcasts(「播客」一詞來自蘋果電腦的”iPod”與”廣播”(broadcast)的合成詞)和YouTube上代言。邀請的名人可以是如電影X檔案的大衛‧杜契尼(David Duchovny),星際旅行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的派屈克史都華(Patrick Stewart),或者和年輕人喜愛的MTV合作,藉由奧林匹克運動會和NASCAR(美國改裝房車賽)塑造運動新聞風潮,甚至可以參考好萊塢,利用電影以品牌置入(brand placement)的行銷手法推銷NASA。

熟安媒體行銷的專家更指出,美國大眾很容易受某一些事件或人物的故事吸引而為之瘋狂, 如果你不能將某些人物或面孔和你要傳達的事物產生連結,就很難使廣大民眾產生共鳴。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藉由這些曾經克服逆境並贏得勝利的名人故事的良好形象,塑造太空人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美國花費如此大的心思和經費重返月球為的是什麼?原來NASA的目標是在二○二四年前,於月球南極建造以月球資源補充所需能量為主的永久國際基地營。NASA計畫這個基地能供人類長期生活,並從這裡開始更深入下一站的火星探險,進而擴大人類文明。

參考資料:美聯社,自由時報,維基百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分析:俄羅斯加強與歐洲航天合作
美宇航局公佈火星火山口照片
美擬造新一代太空船 宇航員去月球火星
系外行星 一半是火 一半是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